N年前,有个社会新闻,让我一直印象深刻,据报道河南某地某村委会,自行成立村级市。这个N究竟是多少,记忆又很模糊,因为下文我不知道,也就是说主流新闻单位没有大张旗鼓的跟进,而社交媒体等也并不当一回事,所以在舆论场里这仅仅一件介乎于猎奇与传奇之间的事迹,事实上大家也不知道如何去评说这个事情,理中客们也懒得去考究村级市的福利。直到,《卒迹》让记忆鲜活起来,原来如此。

李二卒的村,数百年来都是盐碱地,庄稼收成不好,只能晒盐补贴家用,即便如此,在贫瘠的中原也是落后地区,而李二卒家族在村里,又是人不多势不众,当地人人称之为冤种。共产党建制之前,前三十年如同李二卒这样的草民,只能如同土豆一样,被装置到大口袋里,进行所谓集体化生产,在生存线上下挣扎,同时还要受到本村及以上当政者的欺压。直到后三十年,聪明的、勤奋的、有关系的、善于抓住机会的农民,才有机会实现梦想。在三农问题上,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矛盾冲突不可谓不激烈,也没有调和与妥协的可能性。李二卒受尽欺辱,然而他毕竟有所追求,又聪明,又好运气,与当地领导相识与微时,乡里技术员后来一再升官成为市县领导。李二卒善于发现问题,也有足够的想法去改变,这样的人再有过河卒子的性格,只要有可能就不后退,直到讲了人生的军。活出个人样,再不让他人看不起,于是就这样拱了后半辈子。

在后三十年进入体制,从非党员成为党员,然后在选举中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然后舍小家为大家,在兄弟和媳妇不同程度的反对意见(甚至于一再被大哥殴打)中,率领这一个村子成为中国第一个村级市。河南作家阎连科在《炸裂志》里,更为虚构了一个村在魔幻到神话的现实世界里最终爆炸为一个直辖市。《卒迹》立足于现实,书写了一个能吃亏的体制内好人,一步步很聪明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初步共产主义梦想。

然而,这也并非是当下中国农村的常态,只能是偶发现象,绝大多数吃亏并不一定换来进步机会,而村两委在土地财政的政策激励下,往往难以自拔的进入污水区。大邱庄、南街村等明星村庄,要么借助于野蛮生长,往往在社会转型期得以抓住机遇,从而实现本村农民的股东,然后通过银行贷款、引进资本与人力,迅速上升为工商集团,当家人成为集合宗族势力、党政资源与资本圈的连接点,这时候他们的意志往往过载。

《卒迹》也并非杜润生、周其仁、温铁军等人最期望的三农转型,李二卒即使不大公无私,单纯作为经济带头人,或许更是具有现实性的。他能够不为利只为名(身兼全国人大代表和党代表),也可以说说熙熙攘攘大千世界中的选择。这样的人,成长在哪里,便是哪里的荣光。也许十里之外的乡村,就是另外一盘凋敝的摸样。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小城市的转移,势不可挡,留在农村的机会远远少于闯世界,这就必然导致《卒迹》难以坐稳普世经验来推广。英雄模范的事迹,往往只是塑造了自身,这才是六十年来偶像宣传的困境。李本片的原型村级市,河南省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欢迎好事者去观摩。

卒迹(2013)

又名:Er Zu

上映日期:2014-01-03片长:100分钟

主演:范雷 卢映 董娉 

导演:鲁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