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在南新仓看了开幕片《问道于盲》,这是一部反武侠反类型片,同样是一部小成本大情怀的作品。
影片讲述了四个有不同江湖背景的人物,因为寻宝之缘聚集到一起,这几个素不相识的侠客之间,还有着非常微妙的联系,当他们把所有的记忆碎片拼凑在一起,不断的推翻重证,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问道于盲,这个名字很棒。什么是侠?什么是道义?一直要找出的恶人,究竟存在么?这是我看了影片之后对自己的发问,结局十分令人回味,也是我觉得电影设置最妙的地方。
影片借鉴了话剧里面的很多东西,把人物放在一个狭小的背景里,安排演员的调度和走位,主要采用对白交代每个人物背后的江湖故事,在局促的空间里做悬疑情节的推进。观众可以在影片中的这种江湖闲话的攀谈中,听一听江湖消息,听一听人物性格,作为倾听者来讲,是一个有趣的事。也因此看来,影片里面的“话”占比很重,导演更多的偏重了对白的部分,所以到了影片播放中期,故事发生碰撞之前,观众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个人感觉人物关系的冲撞需要再强烈点,情节之间的跌宕也能再激烈一些。
有人拿影片和西班牙《看不见的客人》做比较,它们一样都有无限推翻重证的情节,和很强的话剧感。后者在细节推动处理上,用了一次次的情节闪回,丰富了电影的画面感,是一个很好的比较和借鉴。
分享会上,用导演的话说,这部反类型片,借用了武侠片俗套的寻宝故事的壳,希望观众看到的是电影里没拍到的部分,四个人物背后的江湖景象是什么样的,给观众提供一个想象空间。
张导是这么比喻自己这部处女作的,这样一部作品,就像孕育一个胚胎,生出来美就美,丑就是丑,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形成什么东西出来,所以不论它形成了什么,我们很乐于接受它。
而我更多的感触其实是来自于幕后。
对于青年电影,一位前辈说这么一句话: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我们很难去定义成功,但有一点肯定是成功的,在那个当下,迈出的这一步,完成了一部作品。至于结果,就像这部电影的制片在分享会上说的,事情是好的是坏的没有想,确实有很多成本造成的硬伤,但后面还有很多事,钱可以慢慢找,事情不能再往后放,而且这不光是一个人的事情,至少那个当下不能再等。然后就有了一群人,有了后面的事……
我最喜欢的演员张嘉译老师说过,在他年轻的那个时代,演员不是一个专职,只要是剧组的人,戏演完了去架个灯、吊个杆、打个板儿、放放饭,哪里缺什么就上什么,别提什么特殊待遇。《问道于盲》电影最后的滚动字幕上,放完各个工种名单以后,最后一组「场务」那列,工工整整排列了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字,不自主的被感动,这大概就是最纯粹的电影精神吧。
这部影片今年入围了第十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14)广阔天地单元。张导说有机会的话,愿意继续做武侠类的电影,有了这次经验,后面也会有新的东西出来,会尝试其他类型的作品。
存在即是一种力量!没有实现的叫梦,成真的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