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影片:
《心醉神迷》(Extasis)
《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Gould's Journey of Russia)

古尔德是个神话,这两部纪录片为古尔德圣像上又添上了两笔油彩。前一部通篇充满了对“圣古尔德”的叹服与赞美。它并不着重于古尔德本身,或是古尔德的钢琴艺术,而是如同镜像一半,采访大量亲身接触过古尔德的见证人、古尔德音乐的崇拜者,他们那些观点各异、深浅不同的膜拜声汇成了全片的赞美诗大合唱。

不过,那些都是质量很高的赞美,一个音乐家:“我第一次见到古尔德是在电视上,他边弹边解说音乐,我被他的音乐思维方式所震惊,一夜未眠,想的是――如果那样才算一个音乐家,那么我还算是个音乐家么?”一个音乐学家:“阅读一些哲学大家的文字,常常让人感觉刹那间洞悉了世界,古尔德演奏的巴赫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一个音乐节目制作人:“古尔德能在不同层面上,同时进行极其深入的活动,譬如可以边弹一首赋格,边和你很投入地交流复杂的问题,我从未见过第二个音乐家具有这种能力。”

正如片名,“心醉神迷”,人们面对“古尔德”,这样一种神奇的现象,不免忘却了自我,沉迷于天籁。古尔德的宗教观如何?杨燕迪博士的《孤独与超越》倒是碰了碰宗教的边,书中的古尔德是一个艺术苦行僧,杨燕迪把自己的理想赋予了传主。可惜,至今未见到有文字直接论述古尔德的宗教观。或许,古尔德并不需要对此有所明示,因为他本身就让人联想到一个神迹?

俄罗斯是一个神迹崇拜相当发达的地方,那里永远保留着一座圣古尔德的神龛。1957年,古尔德造访苏联,在莫斯科与列宁格勒各开了数场音乐会,举行大师课。他是到访苏俄的第一位加拿大音乐家。其意义远不止这些,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恰逢一个俄国历史的关口。

前一年,1956年,斯大林去世刚刚三年,赫鲁晓夫公开在报告中抨击伟大领袖是“独裁者”和“刽子手”,并积极推动与西方交流与“和平竞争”。铁幕打开了一条缝隙。虽然“解冻”转瞬转瞬即逝(64年赫鲁晓夫下台),但整整一代人由此受益,国人所熟悉的诗人叶普图申科、作曲家施尼特凯、导演米哈尔科夫都属于这代人,在俄罗斯,他们被称为“六十年代一辈”(Shestidesyatniki)。我手头的一本《施尼特凯传》中,如此描绘这道特殊的文化风景:

“算起来,施尼特凯也多少属于“六十年代一辈”,这辈人对西方艺术和文明观念抱有浪漫憧憬,原因很简单,苏联几乎没有任何可靠的西方资讯来源。法国绘画、意大利电影、美国爵士乐手令人神往不已,他们千方百计地弄一套西方服装,在千人一面、土头土脑的苏制外套、夹克和大衣中显得鹤立鸡群。六十年代早期的一次美国博览会上,人们甚至可以免费品尝可口可乐!西方的样样东西都显得新鲜离奇。严苛的审查一旦开禁,俄国人就如饥似渴地拥抱一切能到手的西方事物。当蓬勃新生的幼苗猛然被掐断,这种浪漫情结产生了戏剧性后果。一切自由探讨俱遭封杀,六十年代一辈被迫转入地下。其后果清晰地呈现在七八十年代的苏联文化景观中:俄国人社会生活的表面充斥虚假空洞,一切造作皆源自政治考虑;真正的有识之士仅存在于艺术界。当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只是噩梦和幻景时,艺术逐渐成为现实的替代品。许多俄国人觉得自己毫无“真实生活”可言,他们只生活在艺术、音乐和诗歌之中。其他生活方式都行不通。正如俄罗斯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那样,艺术不仅仅限于艺术自身,它的发展和变化都有其言外之意。于是,当施尼特凯的交响曲或协奏曲作品首演时,会有上千人涌向音乐厅,争购入场券。”

现实生活的僵化使人们将注意力和创造力转向艺术,加上对西方的浪漫憧憬,我们就可以想象:古尔德这块巨石恰巧落入了漩涡中心,掀起的涟漪漫延至今。片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比,一段典型的俄罗斯浪漫音乐,格林卡的钢琴曲,如歌般的煽情演奏,满是感伤情调。突然,古尔德如天外来客一样降临,迅捷、剔透、理性,俄国人从未听到过这样的演奏。首场莫斯科音乐会,一个神奇的交汇点:上半场听众寥寥,中场休息时,人们奔走相告,等到下半场,迟来的听众已经很难挤进爆满的音乐厅了。古尔德随后又造访了列宁格勒,类似情形重演了一遍。他在音乐学院开大师课,我很早就在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中读到了相关章节:古尔德给学院的师生们演奏了巴赫和韦伯恩,指出两者是按照同一法则构造的。对于将新音乐视为洪水猛兽、将巴赫视为圣人的俄国正统音乐家来说,这种观点离经叛道到荒谬的程度。也许,“离经叛道”正解释了古尔德在俄国如此受崇拜的原因。

历史往往会有这样的神奇瞬间,只能归结为天赐良机,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恰逢俄国人摆脱桎梏,贪婪地攫取来自西方的事物。遗憾的是,除了几张照片和节目单,俄国电台的录音之外,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没有留下任何影片资料。整部纪录片由俄国音乐家们的回忆、思考构成,主角只是短暂地出场(他回加拿大后,接受电视记者采访,无关痛痒地谈了谈俄国之行,说计划再回俄国,但这个计划永远未实现。还有几段谈俄国音乐,与俄国之行并无直接关联),但所有配角述说的全都是古尔德、古尔德、古尔德。这多么像莫扎特的性爱主角唐璜。唐璜一直在行动、没时间反省,所以唱段很少,而他的受害者的唱段全指向他。古尔德像流星一样掠过俄罗斯,照亮了那个短短的“解冻”时期,正像那本《施尼特凯传》所说,艺术在俄国往往有“言外之意”,古尔德标新立异的演奏、音乐取向上的叛逆姿态,数代俄国音乐家像是得到了某种来自天外的神示,在随后到来的阴霾岁月中,咀嚼秘密的宝藏,将它无形中扩展无数倍。一个钢琴家的一次旅行演出,最终成为了象征和神话。

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Glenn Gould: The Russian Journey

上映日期:2002-09-24

主演:Vladimir Ashkenazy Mstislav Ro 

导演:Yosif Feyginberg 

古尔德的俄罗斯之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