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Coursera 电影课(好莱坞的语言)第二周的第一部电影。

在看老师点评之前,我只觉得这部片子可以得8分。结尾很出人意料,Tony 居然回来了,Kitty 自杀了,April 终于决定离开剧院了。原以为这会是一部悲剧,成长在修道院是件比较惨的事情...因为一旦走出来,就会发觉世界变的很不一样。而因为先入为主,总会有一种世界应该是原来那样的观点。

影片中坏蛋角色Hitch 以及母女沟通上面的不通畅,还有April和Tony,主人公之间的总总“误会”,“隐瞒”,往往让我感到好不舒畅...总有冲上去扇恶人两巴掌的冲动。总有告诉Kitty、April、Tony真相的欲望...所以,我应该是非常投入影片的...

看了老师点评之后呢?

太赞了!这节课收获的内容真多。老师要是没说,我不会从拍摄技巧的层面上去欣赏这部影片,因为拍摄于1929年,正是无声电影没落,有声电影开始萌芽的时代。然而录音技术上面的限制,导致拍摄镜头切换、后期剪辑不能像默片那样自由。总会有声音合成方面的问题。所以导演马莫利安巧妙的采用了各种技巧,如灯光的布局、变化,让演员主导画面,单独录音后期合成,来弥补录音技术上面的不足。

还有母女在剧场相聚的环节,也是电影的高潮。这里运用的大量的拍摄技巧,如在剧场中布置了很多的摄像头,如特写镜头在猥琐观众和台上舞者之间切换,同时保持背景音乐的连续性。

因为这部电影诞生的时间,它吸收了无声电影拍摄的很多技巧的同时,还运用了很多新的拍摄手段,再加上干净利落的结尾。我给它评10分,如果看了电影,推荐你也看看老师的点评视频。


关于那个年代录音技术有什么限制的问题,你可以参考这个影评: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382110/

早期的有声电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 音轨不能编辑也不能剪切。一旦剪切,在开头和结尾就会产生噪声;也没有把两个音轨合并的技术。因此所有声音都必须跟画面同步录制,一录到底,中间不能停。
  2. 视频和声音的同步,以使人声和嘴唇的移动能精确对上。
  
  解决这个问题的早期方法包括
  1. 一次拍完一个场景,不过这样就不允许镜头变换了。
  2. 在场景里放多个镜头,镜头之间来回切换。《欢呼》这部电影就是放了至少两个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同时拍摄,而麦克风也是有两个,一个在演员那里,另一个在旁边的乐队那里。
  3. 在片中添加静默的片段,日后可以在这个静默片段上添加音乐之类的,留下编辑的自由度。
  4. 忽略严格的声音与画面同步,这种做法比较少见。
"

欢呼Applause(1929)

上映日期:1929-10-07片长:80分钟

主演:海伦·摩根 琼·佩尔斯 Fuller Mellish Jr. 

导演:鲁本·马莫利安 编剧:Garrett F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