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这个短片的导演。今天翻看豆瓣的评价,想写一下我对这个片子的阐述。比较随性,可能逻辑也不是特别清晰,看看就好。
回望这个片子的起点,要从高中的时候说起。当时,我们学校吉他社因为某些事情被封社半年,社团活动室被贴上了封条,乐队的演出也不得不取消。这件事情闹得很大,基本所有人都知道。我属于吉他社的编外人员,当时将整个事件完完整整地纪录了下来,觉得是个极好的题材——因为其他的学校,基本上很难听到这样的事情。于是,在高二的暑假,我一激动就把剧本写了下来,整整4万字,一部长篇的量。在给多位好友看过后,他们提议,可以拍摄出来,真正做出部特别的青春片。于是,我带着这个信念,将它改编成了1万字的短篇,在6年后、当我开始准备导演系毕业设计的时候,将它付诸实践。
当然,实践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起初,我为了保存住高中的原汁原味,故事的整个脉络基本上没有怎么改变,就是把一些对话的细节小小修改了一下,然后便自信满满地开机了。拍摄的时候,我参考了很多影视作品——《爱在暹罗》、《少年嘻哈梦》、《赌城风云》、《死亡诗社》、《1987》(是的我连这部的视听语言都用上了),等等。我当时在想,参考了这些电影,再加上我高中时的那种最原始的激情,片子肯定可以拍出好的效果,打动所有人的!
现在回望,发现那个时候真是太天真了。
片子初剪出来后,我迫不及待地把它给我的老师看。当我以为会得到肯定时,老师的回复简直是当头一棒——“你这个片子效果太差了,我很不喜欢”。当时我直接懵掉了,赶忙把片子给其他同学看,得到的都是一致的反馈。他们觉得这个片子“不太行”,“效果很差”,“导演的有问题”。我当时处于一种抓狂的状态。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说我高中的情怀,在别人眼里真的什么都不是吗?
我不信邪。
于是,我找到了学校的邢老师。因为他之前玩过乐队,进过吉他社,肯定会找到共鸣的。
然后,邢老师看完了片子,叹了口气。接下来,他问的几句话,全都打在了我的心上。
第一句:“你为什么要在学校玩摇滚呢?”
我无法回答。
第二句:“逃学出去排练搞乐队不是更方便吗?”
对啊,为什么不逃学呢?封社又能怎么样?
第三句:“为什么你这个片子拍出来那么像一个旁观者在叙述呢?”
我无言以对。
事实上,我就是一个旁观者,无论是高中的我还是现在的我。原来,当时写出来的剧本,是一厢情愿的叙述罢了,我自始至终就没有走出这个逻辑。
忽而回望,我已经不是当时的那个少年了,那个靠着自我感动就能颅内高潮的小孩了。我应当用更为客观的角度去审视这件事情,让它真正地被观众所接受。
所以,在和邢老师聊完后,我思考了很久。究竟怎样才是好故事?怎样才能打动人?邢老师说,“我们喜欢电影,不是因为它的剧情有多牛逼,而是因为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这句话被我设置成了手机壁纸,每天都会读一遍。
于是,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吉他社的故事作为支线,把关注点完完全全转移到“学校”的角度,然后启用原班人马,补拍片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直接把主角换掉,拍出另一个全新的故事。
然后,就做出来现在这个无愧于我心的版本。整个片子拍摄了十一天,可以说是完完全全超过了一个毕设该有的容量,但也因祸得福,做成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像模像样的长篇。
这其中还有好多好多的心酸,但要是全部说出来,整个片子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此打住。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此间的少年》,喜欢那些高呼着梦想与爱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