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剧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加油站灵车司机对女孩的注视和干涉。
纳兹进入女孩屋里,鹿头标本,呆滞的眼睛(以及其后出现在上的血迹),像是个危险陷阱的信号。
女孩之死,在开而复灭的灯下,也多了一丝诡异的仪式感。
过度解读的话,纳兹的大眼睛有点像鹿眼。
而纳兹打碎门房玻璃想回去取车钥匙,破碎锋利的玻璃边缘割破他的手又像是捕兽夹。
老警察鲍里斯通过律师史东之口,是“沉着的野兽”,有时候好警察也会把人吃得渣儿都不剩,56小时不眠不休追踪他觉得可疑的纳兹,成功送检。
史东,在21分局门口听到警察说那个穆斯林割死了女孩,猛然停下,后来第一次上庭法官问他(纳兹)是你朋友还是“天时地利人和”,他笑着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他就是个狐狸。
分局的铁笼,反手铐,警车后车窗上的铁丝网,看守所的铁闸,监狱的铁栅圈……
纳兹一步步被偏见、成见以及正确的程序送入野兽之腹。
其实这是这部电视剧真正的大招儿,之所以“沉着”、“不着急放大招”,因为用纯纪实的手法,让观者和纳兹一起,跟着司法步骤,一步步进入了这个绞肉机程序,一个无辜的人怎么一步步深陷噩梦,看守所地上的水、透明隔断上的弹孔、呕吐嫌疑人被大块头殴打、法庭上检视眼球的程序,观众的同理心随着雨滴、水滴慢慢渗透到这个故事里,感同身受,无法自拔。

一、二集里若干等着被抻开的迷雾:
女孩继父的几次反复,不想接电话见她,认尸体照片一开始说不是她,要让他看尸体又说是她,不想看照片……
律师史东对真相的看法,鲍里斯跟他的过招,其他警察对他的嫌弃。
纳兹拒绝鲍里斯让他坦露心声的谈话后,在临近第二集结尾的时候,鲍里斯把纳兹的名字写上黑板,后面写上“凶杀罪”。
纳兹的家庭,他爸爸在得知他被抓的时候,冲上街头,拔剑四顾心茫然的镜头;

律师史东在21分局的对话,他盯着鲍里斯,他熟悉每个警察的前史,卢卡斯经历的内部调查,雷蒙对奥特加小子,想来是暴力。
21分局里,鲍里斯又有着什么故事?

纳兹夹在“沉着的野兽”警察鲍里斯和“窘迫的狐狸”史东之间,两种力量的博弈,纳兹的承受与内心的折磨。

“湿疹”这个被嫌弃的顽疾,史东与纳兹初次见面时自嘲,在地铁上被邻座女人嫌弃,在法院安检时,异装癖“偏方”是把脚砍了,在家里上药,不断被重复,似乎是史东与环境的冲突,也似乎是一种隐喻。

他对司法程序的看法,他不在乎事实,他只在乎他们编的故事和我们编的故事。

每个环节都有黑人,CSI鉴证,法院,警察,犯人,指认纳兹为嫌疑犯的路人……
鲍里斯对报警邻居说别躲回欧洲,对纳兹说不论是犹太人还是穆斯林,只要说出自己的罪就是神的真理……他有歧视吗?这种歧视有没有什么前史?
律师史东的黑人妻子、孩子;
包括他其中一个黑人嫌疑人的案件,“为什么不像那个犹太人一样被判18个月”,那你要犯他的罪啊……

鲍里斯在自己小破车里听的歌剧,对穆斯林的了解……
他给纳兹的那件“哈佛”的T恤……

史东在地铁和街道游走……

纳兹房间里的《马克西姆》……

在21分局和后来看守所里的异装癖,他脸上的伤,对史东的调侃;

检察官对警察鲍里斯,老友了,“确定他是凶杀吗?”“亲爱的你眨眼了”,“我一定能赢吗”……

其实有很多意象,我不懂音乐,是不是该用交响乐来形容,或者是诗。
这些意象其实也补充着结构或者本身就是结构。

看这个剧其实来自一个朋友的群发微信,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各位美剧迷们,HBO又一mini剧《The Night Of》值得去追。只可惜《The Night Of》国内各种翻译,《罪恶之夜》、《罪恶之奔》给人的感觉都是蒙逼的,无感的,完全毁坏了片名本身的戛然而止带来的悬疑性。虽然mini剧只出来了2集,所以,这篇文字也只能针对前两集说说,主要还是推荐大家看看。剧集的整个调子的营造十分到位,有张有弛的节奏慢的舒服至极,虽然有点《True Detective》第一季的影子,却把晦涩的气质去除了。说白了,有点农村戏改成都市戏的感觉。特别是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的参演,简直是添加了一抹赵宝刚的气质。但是,画面优美,影调漂亮,气氛营造的极其出色,而且各种元素都好不突兀的用在其中,比起国内那些剧集电影生硬的添加,简直是好太多了。大眼睛男主像受惊的小鹿,John Turturro的表演都很吸引人。开追,希望剧情后续不让人失望。P.S.这剧照师的活儿真心有点糙。”

这段话里出现“赵宝刚的气质”实在略突兀,《罪夜之奔》跟《真探》也不是一路。
节奏的确好,纳兹从姑娘的死亡现场逃跑、查酒驾被抓、在现场外警车上售后,被带到分局,经历了整个程序的过程,故事一个非常顺滑的鲤鱼翻身,从纳兹(嫌疑人、受害人)翻到了警察这面,那一刻真是差点拍大腿。
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历来不赞成把美剧笼而统之地和国剧对比,首先“美剧”里类型、风格多,平台的观看收费模式都会影响题材和叙事,无法一概而论,也无法与国剧一一对应。
单就《罪案之奔》这一个案而言,高级,沉着,把戏剧冲突压着写,但同时也暗黑,就像天才往往消极颓废一样,如果本土化,撇开文化、环境、国情、司法体系的不同不谈,考验的是为这个剧买单的人的资本、意志力和承受能力。那个压力不是观众的意愿可以消解或僭越替代的。
最主要的,《罪夜之奔》它呈现的是高完成度,也就是剧本、导演、服化道、风格气质、软件硬件包括意象与结构,是整体化的、一体化的、无法剥离的360度讲法,可见这个剧组(背后是行业)每个环节上的人的高度。
以这部剧而言,故事的讲法是先进的,但如果拿来跟奋战在国剧领域的人来对比,并不公平,以我所见,以我所闻,行业领域内有这样审美高度或实现能力的人不乏其人,但如果说组建这样一个团队,为时尚早。

罪夜之奔The Night Of(2016)

又名:纽约杀人夜(港)/谜之罪夜/罪恶之夜/迷夜/黑夜里的正义/司法审判/Criminal Justice

主演:索菲亚·布莱克-德埃利亚 里兹·阿迈德 郑大卫 约翰·特托罗 

导演:斯蒂文·泽里安 编剧:斯蒂文·泽里安 Steven Zaillian/理查德·普莱斯 Richard Price/彼得·莫法特 Peter Moffat

罪夜之奔的影评

Tippi
Tippi • 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