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6

中德制造:中德制造


中国制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全球分工的一部分,而分工的形成,有市场因素,也有政策因素。中国最大的车企应该是上汽集团,下属了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上汽自主品牌和众多汽车零部件工厂。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上汽培养出来的零部件焊接工艺的专家,他在90年代就开始参与规划,使用和维护工业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最早接触的工作站是一家加拿大的五百强公司里一个掌握奥地利焊接技术的团队集成好,再发到汶水路工厂,指导中国工程师使用的。大家都知道近十年的汽车行业,激光焊接,涡轮增压和双离合变速箱是深刻影响了市场竞争态势的技术,而上海安亭的工厂跟德国的工厂几乎是同步开始使用激光焊接技术。工艺由德国开发,关键供应商是德国的激光器供应商。如今国内大多数车企都已经拥有了一条,或者更多的激光焊接线,大部分都选择了当年那套体系里的欧洲供应商,而且主导集成工作的要么是那几家德国公司的中国团队,要么是德国公司培养出来的人才组成的团队。中国汽车工业的标杆车型,例如五菱宏光,桑塔纳,朗逸,都是全球汽车产业链结出的果实。

说到这里顺便插一句,我列举的三个车型,都在中国有巨大的保有量,对中国经济运行效率有过重要的贡献,最有代表性。至于是不是最适合你购买或者是不是有性价比,不是这个答案讨论的范围。

其次的问题是,如果只看规模的话,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奇怪。还是看汽车工业,如果以国家为单位,德国的汽车产量只有六百多万辆,而中国如果只算乘用车也有大约两千三百万辆,比美国还要多,而且多出来的量,差不多就是德国的产量。消费品,电子组装,食品饮料,很多行业的数据,中国已经快要是,或者已经是,超过全球一半的产能。看到这里,是不是要开始说中国制造重量不重质?然而这也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说法。随便走进安亭,亦庄,或者铁西的工厂,无不是看到众多机器人在执行着冲压件搬运,白车身点焊,或者车身喷涂工作。面对一条800台橙色机器人有序协作的生产线,一样的流程一样的工艺并不是一句宣传。甚至这家工厂的员工还会指着陈列室的奖杯告诉你,他们工厂的质量在全球评比中得过第一,曾经压倒过德国工厂。


中德制造(2018)

主演:丁蓁蓁 

导演:陈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