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出来的部分都是在说童年创伤、成长阴影,像弗洛伊德一样令人反感。但是,女演员演得太好了,演出了个人的(病态)性情,这才是基础吧,在病床前、托马斯面前,她吐露出那么多时,我意识到这点。
人生终究是孤独的,能够倾听和让自己讲述出来的人要离开,去牙买加,据说那里能恣意生活。(哪里可能有自由呢?)女儿说,妈妈我听不懂你什么,妈妈你从来没有爱过我。
整个片子像是Jenny的寻找过程,开始一直困惑、痛苦:我为什么如此害怕?我为什么总是充满负罪感。颤抖着自我安慰:我不孤单、我不害怕、我不绝望。结尾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答案,看着爷爷奶奶的相处,告诉自己,爱是无处不在的,包括死亡。这一结尾,与《犹在镜中》《冬日之光》一样,都是让爱出场来拯救、来给予希望。如果排列一个“虚矫”程度的顺序,《犹在镜中》最甚、《冬日之光》最自然含蓄、此片居中。
很强的感觉,女主的演技拯救这部片子。
(非影评。只是感觉。短评超字数。)

面对面Ansikte mot ansikte(1976)

又名:面面相觑 / Face to Face

上映日期:1976-04-05(美国)片长:114分钟

主演:丽芙·乌曼 厄兰·约瑟夫森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Ingmar Ber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