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认为男主角一定是凶手。

男主角一定是开过枪,从警察的对话能知道,死者有枪伤,但不致命,因为是空包弹。真正致命的是铅笔捅伤死者动脉。

可能性有很多种。可能的确是男主角开枪后,又用铅笔捅死了人;也有可能是男主角开枪后,以为自己杀了人,但其实是被后来赶来的朋友补的刀;还有可能是男主角与朋友联手杀了对方。

留白不仅仅是让杀羊的实与杀人的虚形成对比,留白也在叙事上造成解读的多样性,正是这种多样性,让我们对人物的理解产生了复杂性。

就像那两个警察聊天时说的,万一他们真不是凶手呢?如果导演设计成枪杀,这种万一就不存在了,观众从全知视角很清楚知道,男主角就是凶手。但因为是被铅笔捅死,这个万一就是存在的,至少我是不确定的。我觉得这才是导演剧情上高明的地方。

我们的确看到男主角用水冲刷血迹,以及回家洗澡。但他也可能是以为自己杀了人(空包弹的高温高压火药燃气也能伤人),而死者那时候只是晕了。尾随在后的朋友补刀杀了人。

不然为什么男主朋友裤管上也有血迹?为什么他的铅笔也丢失了?

我想表达的是,男主角也可能就是凶手。但导演设计出子弹是空包弹、死者其实是被铅笔捅死这样一个桥段,在我理解来看,就是提示观众,还有别人谋杀的可能性。否则我不知道这个桥段还有什么意义?在情节上不多余吗?开枪打死也不影响后面刑讯情节的展开啊,警察没有找到枪,一样需要刑讯两个嫌疑人,毕竟他们裤管上都沾着血。

所以,是开枪打死还是被铅笔捅死,影响的其实不是影片中警察的判断,而是观众的判断。枪杀的话,观众知道一定是男主角杀的。

我理解的是,在一个物竞天择、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到底是谁杀的人,其实不重要,每个人都有可能下手。这并不纯然是一个黑暗成长的中亚莉莉周故事,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孩子酝酿谋杀的心理发展全过程,但在看不到的画面之外,别人也可能在酝酿着一场谋杀。

如果坐实了凶手就是男主角,这个电影反而俗套了。设计成枪杀,便能坐实男主角就是凶手。但导演却告诉我们那是一颗空包弹,死者死于铅笔。

和谐课程Уроки гармонии(2013)

又名:青春残酷课(港) / 青春残酷练习曲(台) / 和谐教程 / Uroki Garmonii / Harmony Lessons / Leçons d'harmonie

上映日期:2013-02-14(柏林电影节)片长:115分钟

主演:提穆尔·艾达贝科夫 阿桑·克尔卡巴科夫 Aslan Anar 

导演:埃米尔·拜加津 编剧:埃米尔·拜加津 Emir Baigaz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