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上,《星空下的仁医》女主角钟嘉欣落选视后一事一度霸榜热搜,不少剧迷纷纷为钟嘉欣喊冤。某博上,剧迷们对TVB的“偏心”群起而攻之,甚至连陈晓力挺老同学新晋视后林夏薇也难逃群嘲。扪心自问,钟嘉欣真的撑得起“视后”头衔吗?这值得探讨探讨。
一方面,钟嘉欣的演技还是没有摆脱过去的“影子”,角色复杂度不够。
在《星空下的仁医》中,让钟嘉欣出圈的有两个片段,一是她说完“好久不见”,出了手术室后,拍了拍郑嘉颖和马国明的肩膀;二是她在戏中痛失爱子,在病床上嚎啕痛哭。细看下来,这两个片段并不出彩,“我回来了”有过往经历加持,是“爷青回”,不算“高光”;哭戏则是她的正常发挥,悲伤有余,层次不足,也不算“高光”。
其次,章以芯角色性格单一,也是制约钟嘉欣表演更出彩的原因之一。章以芯是安妮医院的一名医生,她作风独立、思想超前,但细看下来,她的个性不够鲜明,人设中只有善的一面,没有恶的一面,很平。另外,章以芯的人设也像极了成熟版“好彩妹”,她的演技没有彻底摆脱过去的“影子”,只是将生活经历融入其中,给这个“好彩妹”多一点“母性光环”。如果视后的表演需90分,钟嘉欣则只有70分,她离“视后”还差很远。不过,也不可否认钟嘉欣在这次表现上的进步,他的表演痕迹少了,好彩妹的“咋呼”感少了。
关于角色的多面性,可以参考往届TVB视后佘诗曼的表现。《使徒行者》中,佘诗曼将角色的喜剧元素和自身的悲剧命运完美融合。在足疗店时,她以“调皮捣蛋”的人设和妈妈们相处;在执行任务时,她以专业特工人设完美应对;在必不得已与爱人分离时,她以恋爱女性的人设给观众急需依靠又被迫诀别的微妙感觉。佘诗曼的表演很“妙”,例如她与林峯在车内分别的这场戏,佘诗曼的一个眼神就给人三种以上的“层次”,一是面对困境的绝望,二是与爱人分开的不舍,三是为任务献身的坚毅……可以说,佘诗曼饰演的丁小嘉和钟嘉欣饰演的章以芯无论从角色复杂度还是表现层次上,都有本质区别,钟嘉欣的表演造诣离“佘诗曼”还有距离。
另一方面,钟嘉欣落选视后,也是她权衡利弊的个人选择。
《星空下的仁医》是一部医疗题材的电视剧,每个角色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都暗含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钟怀霜为了麾涛的一笔投资,以错误的方式“延续”了病人的生命,是她介于未来利益与医生信念间的一种选择;况丛昕为了建成儿科中心,多次“利用”同僚后决定回归初心,也是一种选择;章以芯在面临两个病人只能救一个时,选择了Mike,更是一种选择。
每个选择都是他们权衡利弊的结果,并不代表标准意义的对错。试想,如果钟怀霜选择了恪守医生信念,她有可能会失去继续当医生的资格,也失去了救更多人的机会;如果况丛昕选择了继续“利用”,他的晋升之路会走得更快,也会面临Hard team无人追随的困境;如果章以芯当时只能救一个,她选择了俊彦,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无人知晓。
每个选择都是公平的,但选择的后果只能本人自行承担,相信钟嘉欣已经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从离巢TVB的那天起,她就注定了和视后的头衔越走越远。“TVB万千星辉颁奖典礼”虽远赋盛名,但本质上只是一场公司表彰优秀员工的年会,在年会上,有哪位CEO会表彰外包团队的成员呢?毕竟这不是“香港万千星辉颁奖典礼”。除非,《星空下的仁医》于TVB能像《延禧攻略》于爱某艺那般,为其带来100亿收视率,可它尚远不及。
抛开钟嘉欣而言,《星空下的仁医》并不具备做大爆款的潜质。它是好看的,但不至于那么好看,更不是非看不可。不可否认,它的故事里有极强的专业背景,剧情与制作也足以吊打内地大多数职场剧(据说,章以芯流产的婴儿模型造价五位数)。但,“本职工作+职场‘宫斗’+部门恋爱”的戏剧结构令剧情衔接度略有欠缺,情节表达主次模糊,恋爱戏如同鸡肋;加之,开头埋的梗在后半段揭晓时,有“强行洗白”的意味;最后,“强造人设”也成为这部剧最大的雷点,章以芯从人工受孕到不幸流产的桥段,似乎都只为了打造一个独立女性人设,和成就钟嘉欣演技的“高光时刻”,实在太刻意了。
撇开“槽点”不谈,《星空下的仁医》依旧是一部好看的港剧,钟嘉欣落选视后也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对TVB来说,钟嘉欣的落选能为“年迈”的它增加多一些关注度,吐槽也好、赞誉也罢,都是TVB久违的“甘霖”。对钟嘉欣来说,若她计划退圈,这部收官之作中讨喜的角色人设、进步的演绎表现和亮眼的收视成绩已为她赚足了喝彩,想必她已没有遗憾;若她日后决意复出,无论是在香港发展,还是进军内地,剧迷们一定会因为这次“落选”给她一份支持,她的演绎之路不会走得比林夏薇差。
最后,我由衷地希望钟嘉欣能在下次复出时加倍专研剧本,演出性格更复杂、人格更多面的人物来。别让佘诗曼演得太嚣张,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