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在奴役别人的的土地上,你不会自由
――――法斯宾德

http://www.moviemeter.nl/images/covers/21000/21015.jpg

在70年代早期每一个西方青年都在68风潮的余晖里,口号式的台词留下了时代的影子。戏剧就是人生,
左翼的激进和宗教的狂热以及青年的躁狂其实都是那个年代最显著的博弈。法斯宾德的镜头语言是大胆的,单调的鼓声里一大堆宗教台词在缓推的镜头里显得空洞而沉重,那缓缓而上的台阶让人想到天国窄门的恐惧,祈祷的人里只有导演自己以吸烟的姿态表明他对于宗教的态度,一个急拉镜头之后,那变得遥远的教堂让观众看见的天堂遥不可及。
这部电影就像激进主义的活报剧如同数十年后张广天的那些玩意,诉求是所有有过理想的年轻人都有的愿望,甚至大段的台词里有着《资本论》物物交换的原则,做戏剧出身的法斯宾德在他早期的电影里留存着大量戏剧的痕迹,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心灵的呐喊却始终和大众的审美需求远离,111年的电影史已经告诉我们通俗剧的力量,法斯宾德的存在只是艺术表达的方式,却在现实里和大众疏远着。
法斯宾德在访谈里谈到自己是一个浪漫的无政府主义者,《尼古拉斯豪森之旅》犹如一个莽撞青年的嚎叫,没有多少人会记取这样的疯狂,只有那资产阶级的垃圾场上赤裸的无产阶级轻声吟唱的《国际歌》让革命的激情向远方飘扬,观众必须记住这个镜头,这是一个废墟上经受阵痛的过程,人之的热血渐将染红资产阶级苍白的天空。
存在就像暗淡而有牢固的教堂他占据任何不完善的心,口号只是表明自己的主张,大地有时会以沉默或血腥记起我们的存在。在这部掺杂着天主教、原马理论、无政府主义论调的电影里法斯宾德并无力为众生指路,甚至当影片里宪兵扫射无政府主义者帐篷的时候,导演也只能以空洞地口号眼睁睁看着杀戮进行,即便导演最终让青年端起了武器进行他心目里的无政府主义革命,然而,革命之后的废墟上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我时常想我们这个年代的中国导演是否会拍摄这类虽然不够成熟但至少在思考的影片,倘若有观众又会以怎样的心态去接受这样的影像,特别是在那场废车堆积场的穿帮镜头会被口水淹没吗?在中国需要成熟思辨的导演还更需要有着思辨理性的观众。
电影一直在寻找救赎自己的力量,可是,自始至终导演都在迷惘的路上,在有着红色旅和赤军的70年代,在渴望主张自己的年代,在破旧立新的年代,青年以他们的血肉去撞击资产阶级冰冷的铜墙铁壁,至少他们尝试了,他们行走在路上。
这样的电影只适合于那个年代,在一个不再理想的年代,精神毫无意义。
法斯宾德的70年代正是西方世界转型时期,精神世界也正在通向新的时代,这个过程催生了这类意识形态电影的产生。

【附录:影片资料】
《尼古拉斯豪森之旅(Die Niklashauser Fart)》 1970西德
导演:宁那·华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米契尔·芬勒(Michael Fengler)
主演:汉娜·许古拉(Hanna Schygulla)、玛吉特·卡斯滕森(Margit Carstensen)
片长:90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7.5,欣赏性5(导演早期的激进影片)

【自己】
博弈吗,我不感到自己开心。我只是希望有个朋友,在我想说话的时候,在我四十岁的人生里作为倾听者我听过太多的伤心,然而,我难道不是一个作为人的存在吗?我几乎不谈自己的故事,从2000年6月起我就是一面镜子。镜子不言痛,镜子也不会有痛,冷暖自知的岁月,踉跄而行,了然命运也就不再伤情,淡然地收拾起心境,一个微笑的面孔对于尘世,人情世故,我从1984就懂,没有人明白我一路怎么走来,我只知道寒凉的日子里我咬牙扛过……

2006年10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12时10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尼克劳斯豪森之旅Die Niklashauser Fart(1970)

又名:The Niklashausen Journey

上映日期:1970-10-26片长:90分钟

主演:Michael König 汉娜·许古拉 玛吉特·卡斯滕森 

导演:Michael Fengler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编剧:Michael Fengler/Rainer Werner Fassb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