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了整场电影,之后的问题回答磨蹭到不行,到那个纯纯的复旦女生提问时再也坚持不住,利索地往家赶,看电影过程很吃力到不行,歌德学院换了地方,感觉没有原来环形的设计舒服,因为中国人的英语太有口音,听不懂的时候只能站起来。
电影讲了几位在大上海打拚的老外地人的生活方面,看过些类似的片子,但能说服一帮子隐晦的顶层阶级的人也参与其中,也能够真实地展现各自不太美的瞬间,还是很少见的。我注意到几个细节,那个老外设计师在和上海建机场商务楼的商人谈天时很不错,这么大的项目竟然连审批都还没议案就已经要年底动工了,我很喜欢那位领导的表情,虽然看起来很阴森,但这样的领导有魄力,能拍案,应该也算做事的一类。相对于上海的开发商,东北的领导们又是另一种作风,面对本来就已经过去式的城市,还好高骛远,这其实更加地可怕,对会议场景的拍摄是很大的亮点,很淋漓。镜头调回到打工的男孩,辛苦地在浓缩版的上海城乡接合区工作,在这过程,不说现实的艰难,他一个20岁不到的男人(他自己认为还不是,我认为是)能够娶妻,生子,交友,能够说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得吃饭。就已经是最成功的欣喜的成长了。连采访的记者也被他感动,说着要去喝一杯。对这两个例子,我想说的是,无论他们的差距多大,生活地都非常残酷 ,老外也不得不尝试面对不同人成为变色龙,不断地取悦开发商,迪拜商人,政府官员,公司领导……特别是面对家人问讯饭菜好吃的时候,他也都犹豫着表达,不能告诉自己紧张的压力,以及一幕幕对自己职业的践踏的会议。
其他的角色,我不喜欢教授先生,如果四个角色让我挑的话,他面对不同人群所展现的不同性格似乎很成功,但就他说的一样,什么是自己都不知道了,而我们这个社会多了去了这样的知识分子,我还不能算文化人,但我承认我自己也是。

大家都是装在套子里的角色,熟练地掌握技术你就游刃有余,时间早晚的问题,但能够跳出框子不断做减法的,可不要等到老地不能动的时候啊!!
只是还是不明白,单纯从片子本身来说,那些所谓的历史回忆也是真实的纪录片引用来的呢还是导演自导的?因为场景里的人物和现实的太像了。两位导演太有爱了,在台上回答问题时候是怯怯地回望我们吗,呵呵。

上海幻梦Shanghai Fiction(2009)

上映日期:2009片长:133分钟

主演:Yuan Liu Johannes Dell Hebe 

导演:Julia Albrecht Busso von Mü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