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首部影片是哪一部?这还真是个问题。特别是黑非洲的影片,更是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几内亚的《祖先》,也有人认为是由苏丹导演Gadalla Gubara创作的纪录片《Song of Karthoum 》。但一般的说法,非洲真正的第一部电影,是塞内加尔导演塞姆班所拍的《马车夫》。戛纳电影节官司网曾刊载一篇关于非洲电影之路的文章,就持这样的观点。文章认为,乌斯曼·塞姆班是公认的非洲电影的鼻祖与守护神,所以非洲电影的开山之作应该属于塞姆班拍摄于1963年的短片《马车夫》。

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一般认为《马车夫》拍摄于1966年,国内的许多电影网站均持此观点。而据维基百科,认为此片拍于1963年,在次年导演又将它改了个名字,叫《Niaye》。而他在1966年拍摄了非洲的第一部剧情长片《黑女孩》,这部影片于1967年获让·维果奖。《马车夫》一片也是塞姆班的第一部剧情片,从这一点来看,应该拍摄于1963年比较合理。由此也可见,对于非洲的电影,确实是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即使是对于像塞姆班这样的大师。塞姆班直到2007年去世之前,还一直在拍电影,他2004年拍摄的《割礼龙凤斗》,在戛纳电影节获奖。(本博曾写过关于《割礼龙凤斗》的影评。)

《马车夫》是一部黑白短剧情片,只有二十分钟长,它通过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郊区的马车夫一天生活,反映了非洲的现实。影片拍得很直接,没有更多的技巧,只是单线条地讲述了马车夫的故事。不过,就是如此简单的故事,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看过近一个月,还能很清晰地记得影片简陋的黑白画面中,流露出的一种悲凉的情绪。

影片基本没有对话,只有马车夫的独白,影片透过马车夫的眼睛,观察着这个社会,同时通过马车夫的嘴,表达着导演对于这个社会的不满。在影片中,马车夫是个虽然贫穷却也善良的农民,每天一大早赶着马车出门拉客,为自己的家庭谋取一天的食物。他瘦小的身躯与羸弱的马相印成趣,与非洲农村的环境异常协调地融合在一起。通过马车夫一天的载客下客,导演将当时塞内加尔各色人等汇聚于马车上,并将这些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贫穷的人具有一颗金子般善良的心,而西装革履的人却是个骗子。

导演不仅有人的强烈对比,还有地方的强烈对比。在电影中,主要的场景是郊区,那是非洲随处可见的贫穷农村。漫天尘土,破烂的土房,泥泞的道路,荒芜的田野,以及居住于此的穷困人群。在这个农村里,人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面带菜色忧郁地看待着世界。而与之相对照的是城市,那是这个国家的首都,宽大而干净的马路,鳞次栉比的高楼,漂亮的洋房,车水马龙,衣着洋气而时髦,一切显得那么的现代而有秩序。在这里的人们,也是出入香车宝马,春风满面,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充满着幸福。可惜这并非马车夫的世界,这是他误撞进入的世界,这个世界与马车夫的世界犹如两重天。在这个世界里,他遇到的是骗子,不仅未能挣到车费,相反马车还被警察罚没。

导演通过这两种鲜明的对比,将他的态度很明确地表现了出来。他认为这并非一个公平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阶级的差别,而阶级差别亦导致了人的道德差异。同时,通过城乡的对比,导演也表达出贫穷的农村体现着非洲的传统,而发达的城市只不过是殖民的结果的结论。其实并不奇怪,这部影片是塞姆班从苏联学习回国后所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当时的塞姆班本人对于中国及古巴充满了敬仰,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理想在六十年代的非洲正是一种时髦。当时人们普遍地认为,非洲之所以贫穷,完全是因为殖民主义的剥削,建设如苏联或者中国那样的社会制度,成为非洲黑人的追求。而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殖民主义早已在非洲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制度在许多非洲国家里也曾经尝试过,而非洲贫穷依旧,并且内乱不断。

不过,《马车夫》仍然引领了非洲电影的潮流,而塞姆班也成为非洲电影的范式。后来的塞姆班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有大师的风范。在他后期的电影中,《马车夫》中的那种鲜明的政治内容渐渐地少了(显然并未消失,在《割礼龙凤斗》中你可以看出中国五六十年代电影的影子来),而非洲传统的风情却越来越浓厚。从《马车夫》到《割礼龙凤斗》,塞姆班从青涩走向成熟,而非洲电影也逐渐蔚成大观。《马车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早期非洲电影的鲜活样本。

马车夫Borom sarret(1963)

上映日期:1969-01-12片长:20分钟

主演:Ly Abdoulay Albourah 

导演:乌斯曼·塞姆班 编剧:乌斯曼·塞姆班 Ousmane Semb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