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公号“文慧园路三号”

《饥饿游戏》从一开始改编电影,就被大家作为《大逃杀》的美国版来相互对比。虽然都在玩一个“最后只有主角能活下来”的游戏,但实际细较下来,相对起《大逃杀》用几乎全部的篇幅展现唯一空间中的杀戮过程,《饥饿游戏》3部原著4部电影的容量无疑更为丰满,架构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拿它和《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相比较反而更有共通性——饥饿游戏看起来更像是两者的杂糅:一部面向女性观众的青少年救世主电影。

《饥饿游戏》和《哈利波特》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以青少年救世主形象为主角的小说。青少年被作为故事的主角,出演情节给作为受众的青少年看。尚未进入成人世界、自主能力有限的青少年们在阅读书本、观影过程中将自我代入,来弥补无法进入全部世界的遗憾,并从中获得快感,在主角身上投射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性格,以及被被自我潜藏起来的那部分情绪。08年出版的《饥饿游戏》比起97年出版的哈利波特差不多刚好隔了一个十年,在阅读《哈利波特》的我们都幻想过迟来的猫头鹰也许终有一天会撞破窗棂的同时,谁又能说《饥饿游戏》不是后一个十年的哈利波特呢?

青年救世主的模式其实和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神话叙述有着相同的源起。世界面临秩序变革,主人公由于某种天赋的原生内在而拥有拯救世界的能力。第一部正直意义上的超级英雄电影《超人》的创作者舒斯特就曾表示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对超人形象的构建产生了深重影响。哈利·波特、超人,以及饥饿游戏里大表姐所饰演的凯妮斯都是这样的角色。只不过饥饿游戏更多是拍给女生看的,像《暮光之城》一样以女性为故事主角,女主角是情节动力也是情节中心。虽然在《饥饿游戏》中凯妮斯大多数时候是以超越男性的战斗力隐去女性身份的,但却还是毫无疑问的包揽了片中几乎所有的性吸引力元素。

原生内在所赋予主角的特殊性,在当代的故事叙述里超越了神话传说中主角身份上的阶级优越,演化为每一个平凡人身上都会具有的勇气、坚韧、热心、善良等对打架没有什么用但却是青少年文学主角标配的特质。想想哈利·波特里铁三角所在的格兰芬多学院的精神——勇敢,简直是饥饿游戏里一直宣扬凯妮斯所具有的特质。而出身贫民,在饥饿游戏中胜出从而变为精神领袖,秘密想要刺杀极权首领斯诺总统的凯妮斯,几乎就是哈利波特里那个“大难不死的男孩”,以平凡的身份负担起终结黑暗时代的使命,除了她自己,所有人都认为她是那个命定的角色,而她自己也在他人认为中被推动着前进,在完成使命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如何规避他人认知的定义,在他人认知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这或许是每一个青少年在成长中都会面临的困境和负隅顽抗,也是青少年文学一直在表现的主题。

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当代的神话故事,也是一个青少年的神话故事,而青少年的神话最后都会以走向成人世界作为终结,这大概是比在饥饿游戏中死去还要可怕的结局,你不会再有那些吊诡与绮丽共存的幻想,也终将不会收到那封霍格沃茨的来信。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The Hunger Games: Mockingjay - Part 2(2015)

又名:饥饿游戏:自由幻梦最终章(台)/饥饿游戏终极篇:自由幻梦2(港)/饥饿游戏3:自由幻梦(下)/饥饿游戏:自由梦幻(下)/饥饿游戏 第三部(下)/嘲笑鸟(下)

上映日期:2015-11-20(美国/中国大陆)片长:136分钟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 乔什·哈切森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伍迪·哈里 

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 编剧:丹尼·斯特朗 Danny Strong/彼得·克莱格 Peter Craig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