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格•派佩不断咳嗽着,踩着三轮车在马尼拉街市穿梭,送菜送货,维持着夫人、一双儿女及盲眼的媳妇组成的一家人的生活。当然辛苦的不止是他,家庭的其他成员,都各有其职,虽然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但仍满怀希望,要在这座首都里扎根。《三轮浮生》开场以一组用每个人的动作为剪辑点串联起来的蒙太奇展示家庭成员的努力与艰辛,将一个五口之家的形象直截了当地展示给观众。菲律宾导演保罗•维拉拉纳的这部作品,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强烈的现实观照意图,马尼拉菜场、街道、一家人居住的挤逼房子,不断提点观众进入一种悲情叙事的状态。
与惯常的以写实主义结构社会或个人悲剧的影片有所区别,影片在故事的进行中不断加插与现实情境相反的一家人达到向往生活的画面,这些场景通常都是以一首melody老歌穿插的,内容则是以慢动作表现的欢乐场面。派佩一家在不断循环往复的底层生活中感到前途无望,在马尼拉无法得到向往中的物质与精神满足,决定合家骑着三轮车回家乡,终极目标仍然是求得一种生活的尊严与乐趣,在细致描摹了马尼拉的市井生活之后,这一家的回乡之旅被加载了一层神圣的自我救赎光辉。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影,一直与这家人休戚与共、一路同行,只有盲人媳妇能够看见他,这个人就是耶稣。与西方视野下惯常的耶稣形象不同,《三轮浮生》中,他被处理成一个双手载着十字架钉痕的菲律宾青年,以最普通的方式存在于一家人的斗室与回乡路程上。一方面,这部电影的小成本格局,令观众容易将焦点放在演员的表演与剧作意义上的行动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这个同样颇为写实的耶稣形象,来完成对一家人灵魂的拯救,某些时候更是对一家人宿命的冷眼旁观。
这就令《三轮浮生》在轻喜剧风格与苦情悲剧终局的拉据中得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一方面,对生活本身的体验,通过非常具体的市井生活图景表现出来,影片中做着明星梦的卖菜女、时刻受到被驱赶威胁的小贩等,都自带乐天的幽默与宿命的悲凉之感,这些都促使一家人下定决心要回到故土,一路上千辛万苦并最终曲终人亡,另一厢,在回乡过程中耶稣每一次的提点,都像是对这受难之家的抚慰与拯救,只是并非由单纯的生理角度,而是落实在精神层面,正如影片行将结束时,在团聚的天堂意象中,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一家人所持的希望精神。
和世界上许许多多电影的悲剧套路一样,派佩的肺病在最后演变成相对俗套的死亡与新生并列,平行蒙太奇中一方是即将逝去的一家之主,一方是媳妇即将生出来的家庭新成员,这令这部影片在开篇展现的技巧上的锐气到最后有所衰减。纵然如此,结局依旧是光明的,通过一系列的磨难,他们达到了彼岸,从“浮生”渡尽劫波,寻找到了真正的欢乐。正应和了melody场景中的一切,所有的悲欢与抉择,是过眼云烟,亦是情义永恒的见证。

三轮浮生Pauwi na(2016)

又名:Pedicabs

上映日期:2016-07-13(菲律宾) / 2017-06-22(上海国际电影节)片长:128分钟

主演:本博尔·罗科 Cherry Pie Picache 梅里尔· 

导演:保罗·维拉拉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