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3-20

南征北战:导演说

这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性的重大题材影片。它生动地描绘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军队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下所进行的一次以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为特征的运动战战役以及它的辉煌胜利。它的人物众多,并第一次在银幕上出现了敌我双方的高级指挥人员。它的场面巨大,敌我双方的行军场面、战斗场面,其磅礴的气势是前所未有的。它以强烈的悬念、紧张的情节和内涵的精神力量而赢得了广大观众浓厚的观赏兴趣。
影片在对敌方人物的描绘上有所突破。此前的新中国影片,在对敌方人物的描绘上,常有漫画化、脸谱化的弊病(此类弊病在以后一个时期的影片里亦不少见),因而显得浅薄而缺乏真实感。这部影片对国民党军的高级军官张军长和李军长的描绘,则较好地把握住了他们的精神和外表风貌,较生动地表现出了他们实有的气质。例如敌张军长,创作者们以颇具特色的动作、目光、语言,着力地刻画出了他的恃强自信、冷峻和刚愎自用的性格。又如敌李军长,创作者们通过赋予他特有的坐立姿态,面部表情,说话的语气、声调,细致而生动地表现出了他临战的犹豫和无奈,几乎能使观众感觉到他数十年军旅生涯的教训和阅历。这样的人物刻画就增强了影片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影片在电影表现手段的运用上,也达到了当时的高水平。例如,影片开始我军后撤的场面。全景中,近处有主力部队在行进,稍远有民工队伍在行进,再远还有一支队伍在行进。一种全线后撤的情景,安排得层次分明,很有生活真实感。在特写、近景中,指战员们表情严肃地、默默地大步行进,一种紧张而富有悬念的气氛跃然于银幕,紧紧地吸引住了观众。又如,我军与敌军抢占摩天岭的战斗场面。影片充分运用平行蒙太奇手段,分别展示出敌我双方从高山的南北两面抢占同一山头的扣人心弦的紧张情景,曾得到观众和同行们的普遍称赞,并常被引为教学或解释平行蒙太奇的范例。再如最后将军庙歼敌的场面。影片以一个运动的长镜头表现了丰富而纷纭的战斗情景:我步兵、骑兵的势不可挡的追击,大批被俘的敌人被押着逆向而行,缴获的敌军枪械、物资堆积如山,民兵和群众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一辆敌军坦克树起了白旗,敌张军长从中沮丧地钻出来……这个镜头把这一战争场面表现得丰富而层次分明,极富真实感,达到了以往中国影片所没有达到过的高水平。
主要由于上述的成就,影片放映后使观众感到耳目一新,受到普遍欢迎。斗转星移,数十年后,有电影研究者蓦然发现:此片曾雄踞中国影坛30年,成为这一期间众多军事题材影片的模仿对象,但却罕有达到它的水平的,更不用说超过它啦。
在欣赏这部影片时,有一个问题值得提出来请大家思考:一些影评家、研究者曾指出,这部影片是一部优秀影片,但它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影片中的我方人物,大都缺乏性格特色。据说,那是由于当时的有关方面不许,创作者们也就不敢描写我军的内部矛盾和思想问题的结果。因而,觉得这是一个遗憾和教训。但也有论者持不同的看法,认为:史诗样式的影片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之处。我们不能按一般的情节片或文艺片的标准对它进行要求。在这类影片中,往往需要用较多的篇幅来展现广阔的生活背景和历史过程,不一定能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人物性格进行细腻的刻画,或表现人物的性格发展的历程。同时,由于影片所表现的生活面非常宽,把这种广阔、纷纭的生活集中和浓缩在一两个人物身上,往往不容易收到理想的效果,也难与影片的那种全景式的宏观视野和带纪录性的风格相协调。因此,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出现一定程度的类型化色彩。这并不是《南征北战》一部影片遇到的问题,而是史诗样式的影片相当普遍存在的,或者可以说是史诗式影片的一个特点。笔者倾向于后面这一种认识。诚然,影片中的我方人物,性格特色是不够鲜明,但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则是比较复杂的。文艺创作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剧中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变动,就更会如此。设若在影片中加强对我军内部矛盾和思想问题的揭示和描绘,那将会是另外样子的一部影片。这另外样子的影片的成败状况如何,则是很难预料的。
影片《南征北战》的成功,得益于创作者们对当年的战斗生活的熟悉,得益于他们对当年的情景、情感、情绪还记忆犹新,得益于他们的饱满的创作激情,得益于他们朴素的创作动机。22年以后的1974年,在一种不正常的政治气候下,成荫曾受命重拍过一部《南征北战》,但重拍的影片比原来的影片差之远矣。因此,很少有人记得它。由此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真正的艺术创作,首先是创作者内心情感和理想的产物,外加的理念、任务和指手画脚,往往无益于创作。

南征北战(1952)

上映日期:1952片长:122分钟

主演:陈戈 冯喆 汤化达 王力 张瑞芳 

导演:成荫 汤晓丹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 Mojun Shen/顾宝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