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一直不喜欢看列夫托尔斯泰的书。《复活》只看过一半,《战争与和平》翻了几页也没有看下去的欲望。最近很迷奥黛丽•赫本,于是又翻出她得旧片来看。

虽然很多人都诟病赫本的演技,但我仍那么喜欢她,我甚至觉得她是这部片子里唯一的闪光点。
赫本出演的娜塔纱,天真浪漫。一出场,她站在窗口看军队出征。她说如果她是男人该多好,能够昂首挺胸征战沙场。赫本的眼睛真的会说话。她说她喜欢战争,她还是不谙世事的小女孩。那样的娜塔莎,美丽得仿佛能聚集这个世界所有的光芒。
皮尔喜欢她。但皮尔娶了公爵的女儿。他们在马场相遇,她给马儿作画。他说她会娶海伦,她眼底有些小失落。我想她也是喜欢他的。
而那时候的安德烈还是高傲自负的安德烈。为了家族的荣耀,他留下十月怀胎的妻子,沙场征战。。

战争让人疲惫。战败后,重伤后,安德烈回到家中,而妻子难产死亡。战争的残酷熄灭了安德烈的年轻之火。他隐居乡野中。然后再皮尔的穿针引线(不知道能不能这么说)下,安德烈与娜塔莎相遇了。

这是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一段爱情。

她看着安德烈的眼睛,唯唯诺诺的眼神,既期待又害怕。那夜月明星稀,她站在阳台上,她对着月光诉说他的爱意。他在她楼下,安静地听着。
她是那么一个明眸烁烁闪耀的女子,而他是那么一个谦谦君子。舞会上他们共舞,他们的爱情那么美好。最记得安德烈看着舞蹈中的娜塔莎,如果下一个转身,她朝我微笑,那么她就是我的妻子。

爱情降临得如此美丽。她一边舞蹈,转身,明眸闪烁,笑靥如花。

她为她变得改掉幼稚任性,她变得成熟大方。可是战争却来临了。他们被迫分开,他们允诺终生。

可是,娜塔莎却耐不住寂寞了。

我无法原谅莉塔纱的出轨,即使是赫本出演我也无法原谅。

寂寞时出轨的理由么?不成熟是出轨的理由么?战争是理由么?安东尼诱惑又是理由么?你没那么爱他,何必向他山盟海誓,允诺坚贞不渝。

皮尔赶走安东尼那一幕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之前对他一直不怎么待见,明明喜欢女主却为了利益去了海伦,尤其电影里他在马车上亲吻海伦双手那一幕着实让我受不了。但是,那一刻,他像娜塔莎表白。如果我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子,我一定会像你求婚。
她哭着离开,他也默默走开。他的爱是深沉的,也是自卑的。他默默守护着她。安德烈无法原谅的她,她都原谅了。

以上是看到一半写的。然后看剩下的一半。故事从短暂的和平又转入战乱纷飞中。

安德烈还是离开了。弥留之际,娜塔莎做在他的床边。他拉起她的手,他说,我更爱你了。我后悔自己没有原谅你。我恨全世界最恨的就是你。但是原来,我那么爱你。
没有什么无法释怀的。那时候年轻无法原谅的,在死亡面前通通都不重要了。如果我不那么年轻气盛,如果我不那么倔强,如果我能早点原谅你,或许我们真的能够厮守终身。
我原谅你,原谅你爱我,也原谅你不爱我。就如同索尼对尼克拉说,她是个好女子对吧,我成全你。

那些爱情,都败给了地久天长。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

如果没有战争,我或许已经早在婚礼上迎娶有眼睛烁烁闪耀的你。我们大概有1个女儿,1个儿子。他们玩累了,会再你的膝上睡着。
如果不是战争……如果没有战争……

想起安德烈跟那个貌似是司令角色的人谈起战争与和平。那个人说,明天我们大概会战败。但我们不会因为一场战败而一无所有。相反,我们会有一段和平的时光,可是和平以后,又将会迎来战争……
总觉得战争与和平的关系那么讽刺与滑稽。

故事的最后,在那幢废墟房子里,娜塔莎与皮尔走在了一起。这样的结局让我觉得突兀。我知道皮尔对娜塔莎有情,而娜塔莎对皮尔的好感我也能够看出来。但战争中,娜塔莎与皮尔各散西东后就在没有丝毫的描述。中间隔了大片的空白也没觉得娜塔莎与皮尔对对方的思念。觉得原著中应该有这些描写。

好吧。这是《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著作,我不应该只关注大情小爱。
有人说电影弄成了爱情片。我没看过原著,所以不好分析。电影前半段都讲爱情,后半段用战争草草结尾,让我有些不适应。看到中间倒觉得像《乱世佳人》了。不过我倒没什么所谓,因为我本来就喜欢《乱世佳人》这类形式的片子。估计原著党受不了。

有机会,会找原著看一番的。

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956)

上映日期:1956-08-21(美国) / 1956-12-29(意大利)片长:208分钟

主演:奥黛丽·赫本 亨利·方达 梅尔·费勒 维托里奥·加斯曼 赫伯 

导演:金·维多 编剧:列夫·托尔斯泰 Leo Tolstoy/Bridget Boland/Robert Westerby/金·维多 King Vidor/马里奥·卡梅里尼 Mario Camerini/Ennio De Concini

战争与和平的影评

例外
例外 •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