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出色的视觉语言——大量的固定镜头、丰富的精神、别出心裁的取景框(近景、特写尤甚)和机位,如影片开始架设在卡车上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便十分惊艳——以及同样出色的剪辑(巧妙借助公路上的呼啸声),影片从保加利亚现实的喧哗与冷色调中提取到尤其诗意的部分。
2019-10-26 08:45:32
保加利亚语/sestra/或英语/sister/,专指拥有相同父母的女性,即使推而广之,最多也只能到天父天母,而不像现代汉语中广泛用于表示亲昵的关系。在东方语境里,姐妹有时还另有一个隐秘的能指,从坊间黑话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姊姊妹妹站起来》的标题中,此间“姊妹”实则是青楼边缘人群的生存状态与顾影自怜的写照。在西方尽管姐妹一词尚且纯洁,“性”仍然是危险的话题。在文明社会中,对性最为激烈的指控之一就是贞洁,仍无非权力。作为家姐优先进入性成熟而享有特权,对于细妹,性则是禁果与威胁。另一方面作为长辈的家姐和家母,而当性的神话随着实践失去吸引力,这种先行者的身份与普遍的(包括陌生人在内的)道德义务一同成为她们保护细妹的动机。因此不仅是背叛与道德崩坏的指控,而且是权力的失序(细妹秘密失身)最让影片中的人物,比如家姐,感到歇斯底里,尤其是当这个指控(爱人不贞)关系到自身性魅力以及受到的欺骗与侮辱。
而失言的细妹对于“性”的关注实际上仅限于少年的冲动、好奇的天性与贫乏的想象,即使事态无可避免地开始失控,对她来说洗脱污名只是真相大白这一结果的副产品,而为了达成目的采取何种手段更是在考虑之外(包括但不限于行骗、绑架、盗窃、贿赂以至于将近羊入虎口)。对于真相的追问更使她以外地发现了母亲埋藏的秘密,这种来自沉重现实的地心引力最终将一家人重新拖回生活的轨道,尽管外部世界的大气仍旧且将更加稀薄,但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都经过剧本颇具起伏而饱满的塑造,各有收获与成长,尾声的色调尽管稍显黯淡,却也留有希望。
家姐的男友从红色卡车的喇叭声中痞气十足的出场,到在影片最后加入姊妹一家的日常工作,是全片人物形象转变最大的角色之一。甚至与其说男友现实存在,更像是仅于电影中成立的完美的不完美角色,因而兼具粗鲁笨拙与温柔体贴、贪小便宜又守信重义、流氓的行径却有完人的道德,以及丰富的细节(逃税、不缴医保、与本地帮派的冲突、下流与不下流的民谣),在他身上可以找到诸多小人物的投射,而又很难指出具体的现实原型,仿佛一面棱镜,透过他其他人物得以反射出自己身上的光芒。借助他的台词,导演安慰细妹不必在意名字的好坏,这实在不像是男友说的话,也许是小人物灵光一闪的瞬间,这一段的加入短暂地让故事焦点从姊妹的“性别政治”转移到了“身份认同”或“自我认同”的哲学命题。在西方尤其是地中海地区,圣经无疑是新生儿命名的重要参考文本,而命名在不同文本中的出现方式无疑也会影响其接受度,如何接受他人命名(广义上也包括那些侮辱的命名)并于自我形象认知统一,也是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
交流与表达则是日常生活中同样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环。影片中,言语是争取游客与观众同情的不可靠叙事,是关于美元和性的遐想,是伤人的利刃(直接或间接指认白痴或荡妇),也是人与人之间阻碍沟通的壁垒(如门窗玻璃墙垣栅栏横亘)。配合出色的视觉语言——大量的固定镜头、丰富的精神、别出心裁的取景框(近景、特写尤甚)和机位,如影片开始架设在卡车上的固定机位长镜头便十分惊艳——以及同样出色的剪辑(巧妙借助公路上的呼啸声),影片从保加利亚现实的喧哗与冷色调中提取到尤其诗意的部分。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的文本方面完成度高的让人喜出望外,相比于东亚电影所擅长的家庭题材,保加利亚导演在《姊妹》中的诠释更具西方特色,更让人眼前一亮。在许多方面这部电影使我回想起2018年英美合拍的电影《三块广告牌》,两者都有非常成熟的剧本、意味深长的运镜、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塑造、适当的智性与深度与呈现给观众的诚意,以及无巧不成书的,一位母亲与一个警长(笑)。或许在成片质量上,我的意思是包括电影音效与配乐、演员的表演、以及宣传发售等方面,《姊妹》仍有进步的空间(即使以《三块广告牌》为五星的标准,这部影片也该有四星半的水准,而前者实际可能是超五星的),但这部影片的潜力依然巨大,除了已经尘埃落定的华沙电影节(荣获青年国际影评人奖),完全值得更多的观众与影评人的青睐。
2020-01-11 更新
有感于《82年生的金智英》,所以说,女性电影(比如《姊妹》)其实还是可以拍出男性角色的人物弧光的嘛。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