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要说,观众对国产科幻片太宽容了……这样会不会导致他们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第一部很了不起,能做出来非常不容易,我记得当时网络上大多是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我也一样。第二部虽然视效进化很明显,但剧本却是个灾难。如果说第一部有个合格的商业片剧本,那么第二部的剧本是不及格的。

先谈一些表面上的问题。近三个小时,故事却讲得稀碎。有剪辑的问题,也有剧本的问题。我怀疑创作者没有规划好这部电影的内容量,拍得挺多,可是因为剧本有问题,剪的时候就不好剪。想要呈现大量信息,只能剪得很碎。最终观感,感受不到剪辑的表达意图,只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拼接感。

回想整个第一幕,就是太空电梯部分,几乎都可以剪掉……第一幕需要抓住观众,但不该占太长时间,因为时间要留给后面真正的故事。这倒好,不仅占用时间过长,还跟后面的故事几乎没联系。如果想保留这部分,最好安排一个线索将前后串起来(比如让刘培强在袭击事件中得到某种当时不理解的信息,最后一幕他将多年前的那个信息与眼下的困境联系起来,从中受到启发)。

中间讲图恒宇是个数字派,可是最后一幕让这个数字派参与故事的方式太生硬。其他地方服务器都顺利启动,就北京不行、非得让个犯人在种种意外下通过数字化才能做到?这么重要的任务,但凡多派个人帮忙都不依赖数字化……就让数字化这个概念打折扣了。这样处理,就好比“太阳能手电筒”,你当然可以设置一个逻辑合理的情境来推进故事,但逻辑合理只是好故事的必要条件,而绝非充分条件。

从剧作角度看,移民派和数字派的矛盾本可以作为最后一幕冲突的核心,却只放在第一幕打打闹闹,最终数字派又没有很好融入故事。对图恒宇来说数字化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不涉及深层次的理念冲突、哲学思辨,导致数字化从头到尾就只是一个概念、一个叙事工具。就跟片中其他科幻概念一样,如安检门、机器狗等,非常纯粹的工具性质。换句话说,把这些概念移除掉,也不影响故事的成立。

要知道这是电影、不是剧集,时间非常宝贵。你可以仅仅为了增加趣味而引入一些概念,但不该为此花太大篇幅;可本片却又花费很大篇幅讲图恒宇的故事……编剧可能认为,只要最终用一个大事件将这些角色关联起来,就可以肆无忌惮去展开他们的人生了。但事件只能在空间维度将他们关联起来,但没办法在时间维度将他们串联起来!这里先按下不表,后面再详解。

然后是关键情节点再一次一笔带过、模糊处理。为什么说再呢?因为第一部“木星引力激增”发生过一次了。当时我猜测是为了压缩时长,或者是出于某种考虑剪掉了叛军,加上对第一部的包容心态没在意这个。但第二部又来,就不得不批评了。月球推进器过载的原因,这么重要的信息却没讲清楚,我怀疑许多观众会以为是图恒宇为一己私利造成的。就为了制造一点悬念?还要等下一部再详解?这是电影,不是剧集!无论从影片的类型定位上看,还是故事体验上看,都不该对这样的关键情节模糊处理。

最后的大事件,情感又落在众志成城克难关上……再从剧作角度说两句吧。矛盾从来不在人与物质之间,而在人与人之间。那些意外、自然力量、不可抗力,都应当只是故事的催化剂,或者只是为故事提供舞台。没有思想和情感碰撞的矛盾,只能算作难题。创作者既然加入了数字派,说明并不满足于重复第一部,但不知为何没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部科幻电影,如果不深入探讨那些科幻元素对人类心灵的影响、而把重心放在解决难题上,那只能算是科幻题材灾难片了。

另外,“50岁以上出列”,这句话可经不起揣摩。如果有人不愿意,这不就是道德绑架?即便可以不出列,将来也会遭其他人鄙视。这不只是危机时刻出此下策这么简单,更是折射了这个流浪文明的族群心理。你可以想象,在物质匮乏的时候,在没人看见的角落,会发生何种恐怖的事情……这种物种生存至上的思想,倒是贴合刘慈欣的一些作品,但要注意,这绝非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背离普世价值观。其实这里只需稍作修改就大为不同,即把命令出列改为自愿出列,我想即使在现实中站出来的人也会多于所需。

再谈谈更底层的问题。李雪健无疑是中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但很遗憾,因为剧本的问题,导致他的角色周喆直无法令人认同。编剧意图通过这个角色传达一些信息,但显得没有说服力。根本原因在于,这个意图本身就是无理且傲慢的,无论如何包装都改变不了这一点。甚至这种意图已经限制了电影的上限,创作者本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更深刻的情感内核上。

前面说了一些剧本结构方面的细节问题,其实根本问题是,各个角色的故事是独立的,电影只是把他们各自的一些经历拼在一起,整个结构是散的,缺乏目的性。编剧的解题思路是,设计一个大事件将他们关联起来。可是编剧忽视了一点,如果想通过大事件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大事件才是焦点,其他内容不宜过度展开,否则会让故事失焦,令观众感到困惑。而电影却在大事件之前、花了两个小时、将几个角色的人生展开到几十年前……这不成流水账了吗?

(我注意到有些观众评论本片时,会提到“纪录片”这个词,这不像是观众自己的说法,经过搜索我找到了源头,是导演转述刘慈欣的话,“好的科幻应该是未来的纪录片”。实际上,许多纪录片都是由没有直接关联的片段组成的,它们之所以能够串联起来、成为纪录片,就是因为它们都与一个共同的主题有关,这个主题才是焦点)

看完之后我发现很难用一句话来描述,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一个合理的故事一定可以用一句话说出它的本质,通过这个本质就可以看出它的情感内核(以《星际穿越》为例,一句话描述其故事是:父亲为了拯救孩子和人类飞向太空,但他不知道返还机会渺茫,最终他与孩子之间的爱成了他实现目标的关键;它的情感内核是:令人绝望的时空分离,以及跨越时空的爱)。

故事的本质和情感内核,是表和里的关系,也是剧作时各种选择的锚点。要不要讲刘培强?要不要讲刘培强与妻子的相遇?要不要讲他们儿子的出生和成长?要不要讲他们邻居养的那条狗?……现在看来,本片在创作时似乎关注太多繁杂的信息,没有把握住作为一部电影故事的本质,导致哪里看起来都显得多余。

如此巨大的制作,却选择了一个松散的结构,既违背了观众对类型片的期待,又没给出一种合理的解释,实在令人匪夷所思。看到最后,有一种为了突破而突破、为了这个三线大结构而做了一个剧本填空题的感觉,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回想第一部,推动地球的宏大与浪漫,点燃木星的疯狂,人类团结一致的感动……到了第二部,这些就成了情感的底色,第二部还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一些情感。创作者的确找到了一些,但可惜过于追求稳妥而显得空泛,没有体现出科幻题材的魅力。作为一部科幻电影续作,没能给观众带来多少新体验。我还是说得更明白些吧:所谓“中式科幻”,只可能在形式上“中式”,而不可能在思想或情感上“中式”。企图追求“中式”思想或情感的“中式科幻”,是一种生命力注定不会持久的伪概念,这种想法根本上源自一种既傲慢又自卑的民族心理。

(看到很多人说“为宏大理想自我牺牲”是“中式”思想情感,我不禁好奇,刘慈欣《流浪地球》原著结局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中式”的?《星际穿越》里男主舍己为人落入黑洞又是不是“中式”的?《敦刻尔克》冒生命危险开船救士兵的平民呢?《卡萨布兰卡》为大义牺牲小我的男主呢?)

创作者的任务,是去伪存真,穿透文化的表象,找到不同文化的共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永恒的作品。如果想着做什么“中式科幻”,那出发点就错了。好电影的情感内核,必然是全人类共通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大制作更是如此,比如《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这两者都畅销全世界,前者时隔25年即将再次重映,后者时隔13年的续作依然势头强劲。相比之下,本片就显得有些投机。“为宏大理想自我牺牲”还算是普世价值(但不包括“50岁以上出列”),但周喆直的部分则明显是在迎合一种狭隘的情绪,甚至已经不合时宜了。

也许编剧几年前写剧本的时候,没想到这个世界会变得这么快;但作为创作者,本该对这些有更深刻的认知。创作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要传递什么样的思想和情感?这些科幻概念是为什么而服务的?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再好的科幻概念也只是概念,无论如何拼接也只是流水账、说明书,将来续作恐怕还是难以获得突破。

(有些人认为我胡说八道,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部电影是好莱坞拍的,那些主角都是A国人,而作为对比的是C国人……那么你们对电影的喜爱会有所变化吗?如果有变化,说明你们喜欢的并不是电影本身,你们是在带着滤镜看它。同时你们也就理解了,这部电影为什么不会被海外观众认可)

写下这些的同时,我在脑海中回顾了整部电影,发现最感染我的一幕,是刘培强的面试。被 AI 剥开外壳后的刘培强,是那个时代里一个真实的、只想保全家人的人。这才是科幻应该关注的、探讨的东西。但可惜的是,这一幕就跟其他许多内容一样零散、不成体系。

其实一定程度上我能理解为什么电影做成这样。因为回报压力太大了。因为没信心可以走出去,那就聚焦本土市场,尽量把这个市场吃透(可能是基于几年前的局势做的判断)。但这样就基本放弃了海外市场。无论制作还是发行,我们仍然落后于好莱坞。现在看来他们应该亏不了,续作应该可以提上日程。希望续作能专注于科幻、专注于电影,或者定位成全球发行的片子来做,尽量摆脱本土市场限制。


流浪地球2(2023)

又名:The Wandering Earth Ⅱ / The Wandering Earth 2 / 《流浪地球》前传

上映日期:2023-01-22(中国大陆)片长:173分钟

主演:吴京 刘德华 李雪健 沙溢 宁理 王智 朱颜曼滋 安地 王若 

导演:郭帆 

流浪地球2的影评

ivy虾
ivy虾 •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