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20

第一书记:凡人的自我超越


《第一书记》这部电影拍得非常平实,几乎完全不带煽情的色彩,情感表达非常克制。电影没有把沈浩塑造成一个伟光正的人物,而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想要超越自我的平凡人。仕途多年原地踏步,每年评议都是“基本称职”,沈浩本想要借着下村挂职来取得仕途上的突破。用台词来说,就是“我想和小岗一起突围”——一个不得意的人来到一个不得意的村庄,想打一个翻身仗。沈浩下村的最初动机谈不上多么高尚和纯粹。

到村后,沈浩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了收回被部分村民(毋宁说是村霸)常年侵占的集体资产,沈浩提起诉讼,遭到了威胁、挨了一顿打,还大费周章强制执行,才把村集体的铲车拿了回来。我看到这里,是为主人公感到非常不值的:想振兴小岗村,竟然还要给揍了一顿?这段情节有个有意思的地方:给村霸撑腰的人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前任村委会领导的儿子,这个儿子自己本身也是村委会成员之一。要提防警惕农村本地政治家族的土豪化。这里的“土豪”不是网络流行语里面“有钱人”的同义词,而是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中鱼肉乡民的黑恶势力。

电影里,沈浩宽宏大量,收回铲车以后并没有给村霸穿小鞋,反倒是鼓励他勤劳致富,让他经营大包干农家菜。村民知道跟着沈书记干能发财,也就心服口服了。现实中的村霸怕是不那么好摆平,虽说恩威并施是大方针,但怕是免不了一番扫黑除恶的斗争。扫黑除恶是乡村振兴的第一任务,否则政令不行,雄安新区就是在大规模开发前先进行扫黑除恶的。

在三个任期里,沈浩在小岗村先后进行了以下工作:组织村民修路;新建大包干纪念馆;跑铁道部争取到了火车停运,用几十分钟的停运时间建好了跨铁路桥梁,极大地缩短了村民到省城的时间;集中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引进了美国GLG集团落户。他干得好,以致小岗村民两次按红手印把他留下,原定的一个三年任期变成了三个任期,女儿也从小学生长大成人。三个任期里,沈浩与家人见面相见甚少,几可谓“抛妻弃女”,原本打算干满三年后回到单位获得晋升,由于被小岗村民留下,也泡汤了。按电影台词,莫说晋升,他是连省财政厅都回不去了。他倒在了第三个任期上,小岗村民再次按下红手印,把他的骨灰留了下来。

网络上有一些声音,对小岗村民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攻击。有人说小岗村民懒惰自私,集体劳动时偷懒“搭便车”,把自己肚子饿着了,非要分田单干,才肯卖力种地;小岗村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典范后,小岗村民又仗着政治地位“等靠要”,连隔壁村都发了,小岗村都还是精准脱贫的扶持对象;按红手印把沈浩留下是道德绑架,因为沈浩干得好,又是省财政厅来的,能带来省里的资金,村民就不让他升官、不让他和家人团圆,甚至连他死后都得埋在小岗村,他的坟墓都要充当小岗村的一个新景点。这些攻击是否属实,我们既然不了解村情,也就无从得知。但我的确觉得小岗村民三按红手印有些不近人情,电影里沈浩也有点无奈地说“你也知道小岗村民红手印的分量”,感慨自己回不去了。

难道沈浩自己不知道,继续呆在小岗村就会错失升迁机遇、和家人聚少离多吗?当然不是。有句台词应该道出了实情:他已经把小岗村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在小岗村洒下如此多的热汗以后,他已不再把自己当做过客,而是把自己当做小岗村的当家人。一个寻求自我超越的人,原本把小岗村当做工具,最后却把小岗村当做了目的本身;自我超越的道路不在于升迁,而在于做好“螺丝钉”的工作之中。这是沈浩的事迹中最真实而感人的地方。至于不近人情的村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自己就是村民,谁会愿意放走一个自己爱戴的、能干的第一书记呢?留下沈浩的骨灰,应该也不是出于利益考量——这种揣测实在太过恶毒——而是出于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缅怀。

如果我是沈浩,我是一定不会留任的。干事创业像钉钉子,要一锤接一锤地接续奋斗,不能靠一个人长期撑着。如果有机会,还是要走到更广阔的天地,见识更多学习更多,才能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爱梁家河,可是当他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还是走了。事业要长久兴旺,要靠人才梯队的培养,——在离开梁家河之前就没有忘记物色和培养接班人。然而,我充分理解、尊敬沈浩书记的选择:把自己完全投入其中,忘却个人得失,这是热爱事业、热爱人民的最高表现。他确乎超越了原本平凡的自己。这就是我们纪念沈浩同志的原因。


第一书记(2010)

又名:Major Secretary

上映日期:2010-10-26(中国大陆)片长:116分钟

主演:杨立新 徐帆 王丽媛 李若思 何冰 黄素影 李世龙 田成仁  

导演:陈国星 编剧:思芜 Wu Si/陈国星 Guoxin Chen/邢原平 Yuanping Xing/杨海波/龚应恬 Yingtian Gong

第一书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