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看完这部剧是很激动的,由心而发写了两篇评论,都未提及表演。这是一部整体感特别强的大戏,角色纷纭,说谁不说谁意义都不大。但如今《大秦赋》的播出,以及富大龙参加《国家宝藏》的演出,媒体舆论的褒贬热议,甚至富大龙本人都发微博表述心意,看完他说,让我这个观众五味杂陈。

其实从一开始就想说他表演的,只是一直压制着。

首先剧本给演员创造了表演空间,角色本身很完整。即便抛开表演,人物的故事足以吸引人。这是非常好的前提。剧本的得来并非编剧一人或几人之功,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和情况存在。这里也不乏演员自己的创造和改动(如富大龙所说)。成片的完整、精神与内容的统一,品质之高得来不易,有多少庆幸的偶然和决绝的坚持。难得。

初看第一集的感觉还记忆犹新,就是觉着过于舞台化了,台词动作都是架起来的,不够贴切自然。开头的剧情是魏国来使邀秦君彭城观礼,秦君一番揶揄,魏使愤然离去,却被三个优伶拦下纠缠不休。优伶的台词是为了向观众介绍一下此时的国际局势。我的第一反应是秦廷如此成何体统。这么多年过去了,陆陆续续看过一些编导演员的采访才想到创作组可能就是为了表现秦廷的不成体统,以体现中原列国鄙视秦国没文化。虽说理解了创作意图,可还是觉得不妥。暂且不论历史中秦国当时的状态,就用平常人的心态来讲,本来就没文化被人瞧不起了,还要变本加厉表现自己没文化不成体统,难道要破罐破摔?不能吧,想必是怎么装怎么学都不自然,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才让别人更笑话。话虽如此,究竟不在那个战国文化环境中,现代观念的观众要如何体会呢?创作者要编写什么剧情才能表达成功?我暂时也想不出来。但有一点,在中国人长久的观念中,秦国就是粗暴野蛮的,什么都不用表现就已经是了。

这一段,秦君与魏使唇枪舌剑,甚至是自说自话,多次哈哈大笑。这个笑。。。好假!开始觉得富大龙用力过猛,把人物都演僵了,不免尴尬。几乎整部剧秦王的笑都皮笑肉不笑,加之富大龙的眼睛笑起来特别弯,笑面虎。这场戏尤甚。

剧情到了秦君称王的典礼中,芈八子和侍女在会场中边逛边聊:“……君上会朝迎宾总是皮笑肉不笑的,说话不阴不阳的,可是那气度真是让人怦然心动啊!”——从台词可以得知,编剧对秦王外表神态的要求就是皮笑肉不笑说话不阴不阳的。富大龙做到了。

第二集秦君一行人被魏王困在魏宋边境,寄宿郡守魏修府中,夜间秦国君臣商量如何行事。臣工一再问都如此情形了还彭城赴会?秦君拿着书一边说:既然有心相王,怎能无胆赴会?——秦君气定神闲睥睨中带着杀气,展了展肩膀,王者气韵喷薄而出。从这里开始,我被秦王吸引了。

魏纾冒充婢女,向秦君伸出援手,就在要下密道之时,魏武将破门而入,秦君见状从容拔剑,挟持魏纾为人质:“此乃郡守千金,尔等若不退下,寡人一剑杀了她!”——秦君的表情真是丰富多彩。。。前半句还满脸盈笑后半句满腹杀机。危难之时君王的从容与气魄展露无遗。只是这里的剪辑特别不好,拔剑与挟持人质不是一个镜头,也不是一个视角,叙事节奏上有了磕绊,不够痛快顺畅。

第十集,秦君带着芈八子见了宗室元老,而后就寝时枕边话,说着说着秦君就趴在了芈八子身上,这是对日后宣太后问政时在朝堂上说与先王床笫之欢的表现吧。然后她说了关于和义渠王所生之子的事情。嬴驷听了从床上一跃而起:“我在想如何处置你,轰你出宫,还是灭义渠……”芈八子要走,嬴驷又让她别动,两种选择并不是让芈八子作决定,而是嬴驷自己拿主意。显而易见,他选择灭义渠,不想让芈八子离开,可他就是不明说!芈八子只想直抒胸臆,而嬴驷身为秦君顾虑颇多,两人说着说着厮打起来,而后嬴驷说:“你走吧,走吧。寡人答应你了,送你儿子去义渠,你也走……义渠也罢,楚国也罢,只要别留在秦国,继续留在秦国寡人的颜面、秦国的颜面都让你丢尽了。”——剧情发展到这里,所见富大龙表演最自然的一段。这种自然是常人的感情。语气身段没有任何拿捏,心绪乱,提着裤子捋着头发抠着鼻子,说话也没了逻辑重音的阴阳顿挫。

大概就是这样的。那天威难测阴晴不定的君王嘴脸,遇事决断的从容与气魄,触动感情的常人庸态,基本组成了秦惠文王的大体面貌。

我不知道剧组的拍摄进度如何安排的,是否按照剧情发展陆续拍摄。但第一集怎么说也该是先拍的。会见魏使这一段是秦王初登朝堂,也该是富大龙初演秦王。无论是秦王嬴驷,还是演员富大龙,在职在岗操作都是初来乍到,不够娴熟。这是两者共通之处。那么演员富大龙对嬴驷的那种生疏的用力过猛的刻画,会不会是初登朝堂第一次当国家最高领导人嬴驷的表现呢?想象一下还挺有意思的。有谁生下来就是政客嘴脸,或者生来就是政治家举止呢?都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吧。或许日后成为政治家的嬴驷,第一次主持朝会的时候,举止表情还不如富大龙表演得好呢,哈哈~

所以,即便第一幕富大龙的表演不够娴熟自然,却贴合了历史人物所在时段的状态。如此,评断富大龙表演的优劣已经没什么意义。他俩很契合,这就可以了,也是最好的情况。

但最终还是要说,富大龙的表演是很优秀的。在于对人物整体刻画各方面的比衬度和层次感上。

政治是虚伪冷漠的,所以造就了虚伪冷漠的政治家,作为君王成天要表演出王者风范王者气象来。受这个罪的君主绝非少数。可想而知那一番做派有多假。可平凡的肉身怎么会没有七情六欲。作为政治家的假,和身为常人的真,互作比衬,使人物更为生动鲜活。问题在于,假有多假,真有多真。

第十六集,芈八子私自出宫探望芈琰未遂,违反宫禁,老老实实来向秦王领罪。秦王气得一言不发,之后两人一番争辩。

芈八子直率地说:“下次再有机会,臣妾还是如此!”

嬴驷气得直跺脚:“你岂有此理!来人!八子,不遵宫禁,私自出宫,且不思悔改,著,八子芈氏降为少使……迁至静泉宫!”

嬴驷瞪着她,芈八子却一再犟嘴:“这就叫打入冷宫啊?那我是不是还要谢谢王上不杀之恩呐?”

嬴驷怒不可遏,抄起一堆竹简砸在地上,整个人都被气翻了:“你气死我了!”

——这一段是特别生动的。从一开场嬴驷气鼓鼓的不说话,神情中透露出多少儿女情长。本来已经很生气了,可率真的芈八子根本不服软,一个劲儿顶撞,嬴驷气急败坏直跺脚,这时候哪还有君王的威严,哪还有天威难测的阴阳怪气,只剩下和心上人较真的小男人大脾气。一个王,为了心上人到了如此地步,也该是他最真切的情感吧。那一句“来人!”嗓子都劈了,啥都顾不上了,说完八子芈氏降为少使,他失了方寸,就像忘词儿似的,踌躇片刻才说迁至静泉宫。嬴驷怒目八子,可神态却是极大的委屈,好像被打入冷宫的不是八子,而是他自己。如此便知道,他在说迁至静泉宫的前一刻失了方寸也是正常。怒撞心门,不给她点厉害瞧瞧怎么可以?但厉害过了头儿就是往自己心上摆刀子。那委屈的眼睛对心上人哀求着:你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呢?怎么就不为我想想呢?可是呢,八子耿直倔强,偏要反唇相讥,这就叫打入冷宫啊?那我是不是还要谢谢王上不杀之恩呐?被气翻的嬴驷只能摔东西泄愤,整个人都要摔倒了。

和魏纾,嬴驷初遇强吻时流露了一些个人感情,但人物如此举动更多是为了在开篇表现秦人原始生猛的一面。婚礼遇刺之后嬴驷摆脱不掉心理阴影,即便想对魏纾用情也无法做到。至此之后,嬴驷和魏纾一直是相敬如宾地走程序。和八子,嬴驷的感情外露很多,喜怒哀乐亲密狎昵,用情极深。上面一段情节的表现就很清楚明白。

如果仅仅看这一段,小男人大脾气和老婆闹家务,其实没什么。然而这个嬴驷是秦王,更多的时候是那天威难测阴晴不定虚假冷漠的政治家做派,全剧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是。而且一个人成长为政治家,那种做派深入骨髓成为自然,流露真情实感的时候少之又少。所以政治家的假,衬托出常人感情的真。更甚,表面越是特别假就越能比衬出里面特别真。反向同理,里面越是特别真越能比衬出表面特别假。可想而知,摆着假惺惺的架势操劳国事的嬴驷该有多累。儿女情长的那种小气能比衬出君临天下的那种大气。喜怒形于色的真实能比衬出天威难测的空洞。真假虚实大气小气之间的比衬是互为论证的关系,缺一不可。

富大龙对人物的规划是成功的,让嬴驷特别多面且鲜活。毕竟剧情很长,没有耐心的观众可能会错过庸人嬴驷的感情戏。我觉得嬴驷和八子吵架的部分对于嬴驷这个人物特别重要吧,可偏偏央视版本却把这一段剪掉,只剩下假惺惺端着架子的秦王了。

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人物多有趣。彭城赴会险象环生,如此嬴驷都没有失方寸,镇定自若进退自如,尽显王者气概。和八子几次吵架却都异常失态,眼中满是委屈,甚至号啕大哭,就是个小男人。面对八子,他把什么心情都写在脸上。富大龙的表演非常细腻真切。

最喜欢嬴驷怒不可遏摔竹简,整个人都气翻了。每次看我都在笑,哎哟,嬴驷这得多爱八子啊,竟然如此。喜欢嬴驷和八子的感情戏并非小情小调眼光窄,而是其中真情弥足珍贵不可多得。嬴驷和其他人的关系也值得关注,自有一番道理,但他和别人都有君臣关系一层。嬴华、嬴疾是亲属,可又是君臣,更多的还是政务,那嬴驷就无法脱下秦王的外衣。和张仪更不用说,嬴驷倾心于他,什么话都想和他讲和他商量,却被嬴疾及时提醒,他是外人。嬴驷心里那点儿真情的冲动又被止住了。魏纾婚礼刺秦,嬴驷无法放下芥蒂和防备,只能和她机械地走程序,不再动真情。对堂姐嬴姜倒是真情,可交集又太少了。唯独面对八子,他可以释放一些,由此观众可以窥见他心中的些许真实。不是他不想真实,对人真情,而是秦王的身份限制了他作为常人的需求。

芈八子被流放异国之前嬴驷到狱中探望,开始的对话嬴驷还是居高临下的秦王,一切尽在掌握,杀伐决断易如反掌。当八子撕破体面的时候,嬴驷的秦王外衣穿不下去了。八子说的每一句都是真话,嬴驷无言以对。“王上,不就是一死吗?谁还能让臣妾死两回啊?”这番话让嬴驷方寸大乱无所适从,竟然拔剑以示威严,涨红的脸憋着一口气,可最后还是把剑收回去,他舍不得。与其说嬴驷舍不得杀八子,不如说嬴驷作为常人舍不得失去真情。

八子慷慨陈词一解胸中怨愤,其中一句:我被人构陷你也不帮我澄清!——这也就是说,八子不知道是嬴驷一手设计圈套陷害她,最终她也不知道。问题是嬴驷有勇气告诉她吗?我想应该没有勇气。倘若说出,就意味着他将完全失去八子的心,两人再没有关系。他宁愿八子恨他怨他,也不愿意失去八子的思绪。嬴驷爱八子是胜过爱自己的。虽是流放,异国生冷,好歹有个出路,只是这一去两人便再无相见之日。当初把八子打入冷宫,嬴驷眼中都充满委屈,再不相见生死离别,嬴驷必然像饮了鸩酒一样痛彻心扉肝肠寸断。但为了秦国的政局,作为秦王他不得不如此,先是设计陷害,后再用尽全力保住八子一口气,随同而来的刀剑都捅向自己,以身饲虎,以身殉国。

嬴驷秦王身份带来的无奈也体现在和魏纾的关系上。婚后,亲热总会因为下意识想起那把匕首戛然而止,嬴驷推说近日政务太忙,魏纾非常难过:难道臣妾的罪孽,终生都难洗清了吗?嬴驷赶紧移开泪目:不,不,不……(第八集)

这闪躲的泪目,有多少重心事因由。从愿望与魏纾亲热上看,他理性中是原谅魏纾的。因为他知道这姑娘是被魏王胁迫,本性单纯。可感性的肉身永远不会忘记被匕首刺入的伤痛。在理性和感性更上面的现实一层,他秦君的身份时刻不能忘记国家使命。刺杀并非针对凡人嬴驷,而是针对秦君嬴驷,此时此刻他想对魏纾用情,然而又如何卸掉秦君的身份呢?秦君与刺客,我国与敌国,丈夫与妻子,血肉与尖刀,自愿与被迫,忠诚与背叛,怎么才能想通?这是进退维谷进退失据矛盾又错乱的时刻,这种心境让嬴驷迟疑了。

僵局更让两人难堪,魏纾说不怨君上,嬴驷赶紧解释与纾儿无关,又摆出冠冕堂皇的借口说政务太忙。魏纾追问:难道臣妾的罪孽,终生都难洗清了吗?在迟疑中的嬴驷失去了钢铁意志,迷失在种种矛盾中。愿望与不能产生的无力感让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不想让魏纾看到自己的脆弱,所以才闪躲泪目,同时口中说着不、不、不。“不”的含义并非针对魏纾的问话,而是不知道如何解答。他们的感情关系最终定格此处。

观众对嬴驷的欣赏和同情来自他本是一个常人,却因为秦王的身份情愿又不情愿的把自己变成冰冷的政治机器,成就理想泯灭肉身的残酷过程。如果从里到外这个人都没真实的东西,怎么可能引起普罗大众的同情呢?如果内在的真情演员表现得不够真,这人物还怎么立起来?显然,富大龙对这个“真”的诠释很到位。如此再反观假的一面就变得纷纭复杂多姿有趣了。

把真假虚实分开,互为反衬,想想以前看过的帝王将相影视剧,还真没这样演的。脸谱化的是多数,最好的也不过是尽力演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例如唐国强的雍正。再深入表现的可能就是李雪健的嬴政了,顽劣且猥琐。

这算不算时代发展创作观变迁的必然阶段呢?从最表面然后逐渐深入,一般规律是这样的。那么,富大龙的这次尝试,会不会是一个进程点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这要几十年后才能见分晓,作为当下观众的我,虽然感觉到这种苗头,但毕竟受时代所限,无法下定论。即便从能力技术和想法上他是,或许时代洪流并不青睐他也无济于事。

既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要观众接受和欣赏就需要时间来消化了。这种表现手法缺陷在于,如果观众就看一部分或略略看几眼,只看到大面积的虚和假,自然会说表演不够好啊。

其实我一直在想,如果虚假一面表演的自然平和些会不会缓解那个“缺陷”?好像也不能,那样真假虚实分不开,之间的对比度就不够强烈,假的不够假,真的也变成假的。而且嬴驷作为一个雄心万丈蓄势待发的年轻君王,没点楞头的大马金刀也不够朝气。想来想去也只能如此。

对这个角色的处理,至少现在大家都明白富大龙的苦心和努力。最最值得庆幸的是剧本特别好,导演特别好,容他可劲儿折腾。最后呈现出的是剧情和表演相得益彰的效果。


大秦帝国之纵横(2013)

又名:大秦帝国2:纵横 / 大秦帝国2 / Qin Empire 2

主演:富大龙 宁静 喻恩泰 傅淼 杨新鸣 李立群 姚橹 杨志刚  

导演:丁黑 编剧:张建伟 Jianwei Zhang

大秦帝国之纵横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