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这部电影:它呈现的是一种概化的战前意识,还是只是一个以特殊时期为背景的具体故事?如果是前者,那就得把一切看成符号,男孩是一个象征,他是政治恐怖的萌芽状态。这种以小见大,好像能泛泛地解释很多,但也会错失很多。而我倾向于后者,因为电影里其实没什么符号的堆砌,每个元素的意义都具体可感。电影本身已提供了角色自动圆成所需的一切戏剧元素,根本不依赖于概化,也无需求助于我们少得可怜的背景知识。这点近乎完美。

以下全剧透
————————————————————————

大背景:一战结束 •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 巴黎和会

父亲是美国国务卿助理,在威尔逊的班子里工作,跟随代表团来到法国安排战后事宜。一般不让带家属,但由于妻子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而这个国务卿助理一句法语都不会说),一家人就都随男主人到了欧洲。

当时法国的情况是,地面上还立着的房子没几幢,立着的房子中没涂上难看的白漆的(掩饰弹孔和烧痕)的根本没有。一家子住进一幢大又破的豪宅(what happened to前主人),可以去散散步的地方都荒得捉不到鬼。路上偶遇的农妇穷得养不活孩子。战胜国满目疮痍。

男主人和德国代表团的同僚(帕丁森演,似乎是个取得德国国籍的英国或美国人)聊天,说巴黎有很多穆斯林。整个欧洲有很多人变成了穆斯林。一战重创了对上帝的信仰。

德国人似乎玩世不恭,实际上很颓唐,男主人在德国人面前卸下了假正经(这样一群人在规划欧洲未来的命运真很让人担忧呐…结果我们也知道了)。德国人一走观众才知道他的妻子在战时被杀。同时,助理妻子和德国人的对话暗示两人有染。

留声机里在放来自美国的流行歌曲,当时好莱坞刚刚诞生。在这个荒凉阴森,被虔信的氛围笼罩的法国大宅里,时髦的歌儿兀自唱个不停,昂贵的异教小雕塑闪闪发光(妻子的亲戚送的)。

然后来看小男孩。我先入为主地觉得他离开正繁华的家乡纽约来到这个鸟不拉屎、讲着奇怪话的地方一定觉得很孤单。事实也的确如此。

来到一地,女人最先去的是教堂。严厉的母亲要小男孩祷告,学法语,参加教堂表演(即使他还说不来几句法语),做个好孩子。

小孩的表演差劲,一生气就对着信众扔石头。他的长头发在教堂窗棂上的倒影像个小恶魔。妈妈给他洗伤口,换尿湿的被单,尽到母亲的义务的同时也刻意疏远他。他的噩梦里她没在陪他。

母亲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她来自德国上层家族,年轻时周游世界,呆过法国,会四国语言。在美国结婚,丈夫是一个父权色彩很浓的人,在家庭权力问题上非常传统。一结婚她就发现自己被困住了,她对家庭教师坦言自己压根不想要孩子。跟随丈夫来法国是出于顺从,她法语极好而他不压根会说,她的在场会让他在代表团面前显得更体面(显得更了解欧洲国情?whatever);带小孩参加教堂仪式和活动,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她很传统保守,说不定是天主教徒。其实这也是出于本能的顺从(她亲族里有几个人已经是穆斯林了)。回到欧洲,对她其实还有一种特别的意味:出于对年轻时不够坚定、最终结婚、结果被家庭所缚的悔恨,来寻根,寻求忏悔和宽恕。教会是满足这一心理的形式上的需求。然而残破的故土,加之晕船和偏头痛,仅仅加重了她的压抑。

母亲对小男孩的情感,不能说是不爱,那简直就是恨。在电影中这有一个逻辑上的链条:男主人在占家庭教师的便宜是,被小孩撞见;一家三口吃饭时小孩问这件事,他爹找了个很别扭的借口,妻子显然闻到了谎话的气味,但为了维护男主人的权威帮他打了圆场;事后妻子想明白了是咋回事,但她也不能拿丈夫怎么样;家里他权力最大,刚搞完家庭教师又想来逼她生孩子。对丈夫的恨,沿着权力的阶梯向下流动,就发泄到了儿子头上。

麻木不仁地拿宗教仪式、道歉等等来折磨小孩,实际是出于一种无意识的报复。妻子对丈夫和儿子一样不在乎,她的全部精神都在为自己的选择悔不当初,就连她的偷情也有种悔恨的意味——和自己的同乡,一个德国人。当小孩通过讲一个流利的法语故事(故事的寓意很应景:小朋友有大用处)表示自己不需要家庭教师,帮妈妈赶走了父亲的情妇时,做母亲的为自己有了个同盟而窃喜。实际上她错了,小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100%的纯种恶魔。

小孩在法国的整个经历都是在不断受挫。首先,在这个陌生的、残破的又语言不通的环境中,一个小孩需要的是关心和爱,最好是妈妈的爱。更好一点的话,应该有人来给他解释解释,为啥这地方这么破烂?为啥我们住的房子这么诡异: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时髦和过时的、美国和欧洲的,啥玩意都有?没人来解释。大家各忙各的。

妈妈说你和上帝去索要爱吧,我头痛爱不动了。每天祷告,上帝就爱你。可是上帝也不爱他,要他像个罪犯一样站在教堂门口和每个人说“对不起”。然后他想和家庭教师要点爱,结果教师说不对你这冒犯了我,转眼就看见他爹在占她便宜。家里只有那个老厨娘爱他了,这还不错,她对他很好,爹妈惩罚他的时候总帮他打马虎眼,结果因为保护他,厨娘就被从她呆了几十年的大破宅子里赶出去了——大概率会变成要饭的。这下彻底没人给他爱了。妈妈人为地将他和所有能带给他安慰的东西隔离了开来。

至于他爹,要么无视他,要么命令他服从自己的权威。别人,他爹的同事、教区居民等等,因为他的长头发老把他当成小女孩。总之大家都没太注意到他,除了他闯祸或者发狂的时候。

小男孩就像个幽灵,在为巴黎和会紧张筹备的成叠文书和忙碌人群间飘荡。他身处的这个环境中,有旧世界和新世界的一切,却没什么能帮助他,它们仅仅以莫名可怖的形式出现在他空洞的噩梦中。那些受宰制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和小男孩确实有相似之处——酒囊饭袋们仅仅在地图上圈圈画画就决定了他们未来几十年的命运,“布尔什维克么…那就越往西赔款越多”;“这个地方不同信仰的人贼多怎么办?”代表团的人耸耸肩,铅笔头划出几块地;女性投票权被塞进议程,会议厅里男人们呵呵一笑;威尔逊这个书呆子把和欧洲的关系搞僵了,于是兰斯的助理们开起小会,说我们对战败国恐怕得再狠一点……

站在废墟之中,只有极度天真的人才会以为,一个理想就能支配所有那些新仇旧恨、扭曲的面孔、被损害的利益,以及实操层面源源不断的麻烦和困扰。并非纯洁无辜的理想,会被一再的恐惧和伤害荼毒,长成毒树般的崭新愿景。

小男孩大叫:“I don't pray any more!” 杀了母亲,逃跑途中摔死在楼梯下。他不是什么大独裁者的幻影。这个家中各人新兴的诉求(母亲和教师)、陈旧的霸权(父亲)、强加于他的种种规则和信仰,所有这些新旧交织的东西,对小孩而言只有俩字——陌生。这不是被损害者的复仇情感,而是一种朦胧而不祥的意识——预见自己的命运被掌控之外的力量仲裁,被打上了烙印。战后新生代的战前童年。

结尾,开头的德国代表团官员剃了个大光头,脸上写着“厌世”回到祖国,此时当地已陷入某种秩序井然的疯狂之中。


战前童年The Childhood of a Leader(2015)

又名:独裁者之诞生(港)

上映日期:2015-09-05(威尼斯电影节) / 2016-08-19(英国)片长:115分钟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 斯塔西·马汀 利亚姆·坎宁安 贝热尼丝·贝乔 

导演:布拉迪·科贝特 编剧:布拉迪·科贝特 Brady Corbet/莫娜·法斯特欧德 Mona Fastv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