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来说说《我和我的祖….》,哦不,家乡吧。
可以想到,这部片子基本就是上面给到几位导演的一次课后作业,作为扶贫丰收年,这大导们的思想觉悟行不行就得看这作业啦。
五部看下来,发现导演们虽说都能在不同层面上把相关组织和观众伺候得舒服,但是业务水平是有明显的差距。
同时,令我很疑惑的是,怎么这个讲扶贫和平民社会的片子里面,五个故事都是“欺骗”为故事核心,实在令人费解——感觉这是总导演还是总策划定下的调子,但是用心为何就不知道了。
1.宁浩篇
没错,宁浩篇还是最棒的,无论是技法还是主题表达,都一气呵成,不令人生厌。
比起《祖国》里公路片的做戏方式,《家乡》里加入了宁浩熟悉的犯罪元素。荒诞的,但是充满民间智慧的作案手法,依然能够激起观影期待和捧腹的情绪——在这么一个伟光正的项目里,居然还能看到犯罪元素,其实也是很难得了。
即便最后毫无疑问会转向歌颂层面,但是能看得出宁浩还是在歌颂平民社会的互相关注,而非向上层的媚俗——即便也有一部分,但是从张北京嘴里说出:“给谁看病不是看病?”就把这种媚俗感消解了。
另外就是宁浩的叙事效率也是这里面最高的,下面的陈思诚篇有一段滚蛋的段落,毫无推动作用,挤压了叙事的空间。而宁浩则利用好每一场戏了。
宁浩篇的开场就十分干净利落,张北京看到表舅是一场,接下来下一场张北京已经在摸表舅的喉咙了,然后就确认了割肿瘤这个麦格芬。两场戏下来就确定了戏剧重点,功力可见一斑。
2.陈思诚篇
毫无期待吧,看着也觉得还行,主要是我很喜欢屎尿屁,所以这段里面有些屎尿屁的段落我都喜欢。
当然,这部短片是全方位的灾难,乱糟糟的视听让我感觉在看春节档。而歌颂部分也非常不走心,最后用了一个强行的爱情梗让故事走向宏大叙事,更别说背叛了妻子的陈导还在晒妻,实在令人分神。
看完之后,觉得唐探3质量成迷。
3.徐峥篇
年初徐峥的囧妈“背叛”了院线,导致后者集体抵制。
才大半年,徐峥的片子又在大银幕上出现了,可见在钱途和上层压力面前,院线的骨气也是不值一提的。
这个短片质量算上乘,虽然逻辑不经推敲,主要依靠情感提供故事的驱动力。
执行层面也非常熟练,将整个过程拍成特工行动一般,最后落回老人家的心结。
可惜故事目标不清晰,最初是一最后一课的那张合照作为一个麦格芬。但是到后来又出现小男孩的画,成为了后半段的题眼——中途换叙事目标就导致了前面的特工戏份失去了价值,同时空降一个这样的画作去点题也没有什么必要,除非是为了响应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口号吧。
另外,据我观察,徐峥是一个快速响应保守价值观的人——无论是夺冠还是囧妈还是这部,他都是在打造一种怀念那个更加红色的年代的气氛——至于他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我保留意见。
4.邓&白篇
我很喜欢《银河补习班》,我也知道它很粗糙,很直白,很幼稚,但是唯独不油腻。我们看得出邓超那种努力的样子,以及真诚的心。
这部短片一如既往的糟糕,看的过程总是走神,希望其快点结束到下一个篇章。而最后集体感恩邓超更是让人感受到邓超的自恋,也感受到他对平民社会一厢情愿的愿景。
他的片子就是太架空了,细节欠佳,比如邓超这个角色为何变得这么油腻,以及他为村庄做的一切也没有铺垫。最后转折必然打折扣。
节奏的变奏也只能通过各种航拍,而非故事的推进,原因就是故事就是一路上重复各种邓超在耍油腻的嘴皮子。
邓超做明星太久了,忘记了平民的感觉——无论扮相多丑,题材多底层,整个世界观依然很架空。空有热情,是不行的啦。
5.开心麻花篇
还是那套重男轻女的,别看它一直在让沈腾的角色退让着马丽,实际上丑人都是马丽做,圣人都是沈腾。
这真的就是个圣人人设了,不要小资知识分子生活,要回农场建设家乡一穷二白——其实我觉得作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应该会产生纠结的,更何况是贫穷地区长大的孩子。
后来吧,沈腾做了一把手之后,全村跟他一起防着老婆,实在虚假令我汗颜。
不过主创也知道这太假了,于是乎把这个村设置在西虹市——真的是平行时空的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