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客观的记录拾荒者的言行,并没有任何的旁白等形式的主观解读。
第一位:Walter(约战老兵,当过厨子)
有趣的是,他会用罐子衡量商品的价格:一盒黑巧克力值450个罐子,一处公寓值10000000个罐子。。。
第二位:Susan(曾是计算机从业人员,为微软等公司工作,并获得Windows生态圈奖)
与一个拾荒的中国女人起冲突,被中国女人抢走罐子。他的朋友安慰她:“至少我们都还活着。”
第三位:Jamie(曾在皇后区的工厂工作,被裁员)
与前两位不同,jamie把罐子卖给私人回收车而不是官方回收小站。
第四位:John(曾在日本大阪做程序员的日本人,因为楼塌而失业)
第五位:hassan(埃及人)
与中国福州的拾荒女人Lily确定关系,Lily称其为好人。
第六位:Lily(如果不来美国,就会在家乡养鸡养鸭)
帮助约翰剃头,很好心。
第七位:Nuve(好像是印第安人?)
她和妹妹都以捡罐子为生,一直都是,从未找到其他工作。

在采访中,几乎每个直接或间接采访到的拾荒者都说自己曾有工作。就这点来看,在摩擦性、周期性、结构性失业中,本片主要反映的是周期性失业。当然,也可能是单纯的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只不过现在采访的都是失业者而不是已找到工作的前失业者而造成的错觉。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为避免通货膨胀,政府不可能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而从《贫穷的本质》中从s形的收入曲线来说明“贫困陷阱”的理论来看,摆脱这一困境的主要途径可以是民间资本以获利为目的的介入和慈善资本以救助为目的的介入,具体方法可以是拾荒者居住、服务(洗澡、剃头、用餐等)、运输的一体化产业。
这个影片说明了这种形式的合理性:这种形式首先具有可行性,Walter有厨艺,Lily有剃头手艺;其次,有经济性,虽然这个系统不会为系统外提供服务,仅有内部商品交换。但是这种集群效应提升了拾荒者的舒适度与体力,从而提升内部产能,提升平均生产力。
但是,说实话,这种系统没什么效率。因为系统建立后仍不会让个人所得超过日常必需支出,更不用说有什么资本回报了。也就是说,投资他们也就只有慈善形式了。而系统没效率的根本原因是拾荒者思维与能力有限。而他们的环境又阻碍了他们提升思维与能力:当你整日被瘙痒、饥饿、与身上的臭味纠缠时,是不会有学习的想法与动力的。
因此,本片的以上思考改变了我对“慈善”的看法。之前,我总持有“慈善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的观点,现在改为“不包含教育的慈善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而慈善又不只能包含教育,因为其他基础生活条件是教育的前提。因此,我现在认为,有效的慈善必须包括两个方面:基础生活条件与教育,缺一不可。所谓“有效”是指有机会实现被救助者建立储蓄以更新资本来使得救助撤资后仍然可以永久保持该生活水平的慈善,当然,该种慈善有效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可以获得资本更新外的盈余,从而成为投资。

纽约拾荒客Redemption(2013)

又名:救赎

上映日期:2013-04-05(亚什兰独立电影节)片长:3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Jon Alpert 马修·欧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