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产万贯的神秘女孩,一夜之间混入汉普顿的名流圈,一个一个将仇人不动声色地消灭……这部以《复仇》为名的美剧在5月13日迎来了第二季的终结,但美剧迷们对这部美剧的热情依旧不减。紧张刺激的剧情,逻辑缜密的思维,隐秘背后的肮脏,高智商人群的明争暗斗,都让《复仇》在久缺新片的美剧市场上大放异彩;黑客技术的高端与无孔不入,上流社会的奢华与糜乱不堪,更是令观众耳目一新。
《复仇》根据大仲马的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改编,该剧讲述一个名叫艾米丽索恩的神秘女人来到富人云集的汉普顿,租下一栋靠海的房子,对外宣称自己是来度夏的。她很快赢得了邻居的信任。但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女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目的——她要让多年前使其家破人亡的格雷森家族血债血偿。女主人公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圈套将当年陷害他父亲的人拉下马,有的身败名裂,有的家破人散,清爽利落地一個個干掉對手自然让观众觉得大快人心,而貌似顺利的复仇路上,又时常会有突发因素出现,这些因素不断积累埋下伏笔,一个疑点的结束,又是另一个疑点的开始。在第二季的结尾,几乎所有主要人物的命运都来了个大逆转,之前积蓄的无数因素终于在此刻爆发。生死,去留,爱恨,复仇与宽恕,毁灭与救赎...悬念重重的结局让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也惊叹于编剧的叙事技巧。
《复仇》的编剧将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发挥到了极致,直接深入到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运用上。倒叙、插叙等手法在剧中随处可见,比如很多剧集片头直接将时间切到了几个月以后,有时用一整集的篇幅来讲述女主人公来汉普顿前的场景,此外,每一集的故事都有女主人公等人的记忆闪回,带给观众新的线索。这样的叙述手法营造出悬疑气氛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悬疑剧情的唐突和可能出现的漏洞。在人物塑造上,他们所处阶层高低不一,性格品行有所不同,但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一直在发生转变的人物形象或生活状态。比如诚心爱着艾米丽并厌恶父母虚假与伪善的丹尼尔最后也成为一个“格雷森”;经营着酒吧单纯善良的杰克在妻子死后开始被复仇蒙蔽双眼等。观众在剧中找不到一个固定的脸谱化形象,上层人物在地位与金钱的争夺下时有沉浮,下层人物在生活与强权的主宰下随波逐流,所有人物都随着剧情发展不断改变,从而引发多个戏剧冲突,而这些冲突交织在一起,又近一步加深了剧中的悬疑基调,《复仇》在这样一种车轮式的互推进程下实现情节上的引人入胜。

英国诗人杰弗雷曾经在其作品中指出:“不能以报复来对抗报复,不能用一个错误去纠正另一个错误。”辛尼加也曾说:“我们绝不可以以暴制暴。”复仇这个行为的存在意义不免要受到质疑,因此编剧在保证情节观赏性的同时,还需要为女主人公的复仇找到合理的文化阐释。简单地说,他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努力。
1,女主人公的复仇并不侧重在肉体上摧毁仇敌,而是讲究在精神层面摧残之,让其充分理解当初作恶的报应,理应付出的代价。艾米丽在复仇过程中很少伤及性命,就连被别人误伤的仇人也住院清醒过来,不知道是不是编剧对女主人公的刻意洗白,第一季的结局艾米丽饶恕杀父凶手性命,更是强调了这一点。
2,引入意识形态,即女主人公个人的复仇战转为集体的正邪对决,为女主人公找到政治和道义上的正确性。第二季随着反美倡议联盟浮出水面,艾米丽复仇行动的意义逐渐扩大化,不再仅仅是为父报仇,更添加了几分打黑除恶,惩恶扬善的正义色彩。
3,注重女主人公性格成熟的过程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在对敌人毫不留情的同时展现出对同伴的尽心尽力,为女主人公赢得观众的心理认同。艾米丽由一开始对所有人的不信任到开始接受他人,在复仇行动中时常担心伙伴的安危,更多把艾米丽软弱和善良的一面展现出来,增添了人物的真实性也使其复仇行动更易于接受。

据悉,《复仇》的主创麦克凯利近期表示将不再参与第三季的编剧创作,美剧迷对此表示大为不满,甚至预言《复仇》将会面临烂尾。其实,编剧巧妙的构思固然可贵,然而如何把一团纠结的毛线缕清却更加重要。事实上很多长寿的美剧都是以单元剧形式拍摄的——每一集包含着一个单独的剧情,然后在整季剧情中包含着一个贯穿的剧情。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长短剧情可以分开设置,编剧和导演都能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某种程度上来说,《复仇》就是套用的这种模式——以一出死亡为整季焦点,围绕着这场大戏每集一场见招拆招,各出奇谋,复仇队伍和而不同,复仇对象内忧外患、神秘的组织若隐若现再加弥漫着金钱与奢侈的南部小城灿烂风景,一场大戏呼之欲出。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部戏能做多久,这种剧好看但不能一直拍下去,就像是一场完美的侦探片必须要给众人解释清楚整个案件来龙去脉,善始善终才是王道。到那个时候,希望编剧能够做到真正的完美收官。

复仇 第二季Revenge(2012)

又名:报仇雪恨 第二季

主演:艾米丽·万凯普 玛德琳·斯托 加布里埃尔·曼 乔舒华·鲍曼  

导演:麦克·凯利 编剧:桑福德·布克斯塔弗 Sanford Bookstaver/麦克·凯利 Mike Kelley

复仇 第二季的影评

Amy
Amy • 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