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写稿人本人之托转于豆瓣,文章代表她的立场。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再是维权,而是写稿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年轻的同行们处处留心。 如有讨论指路微博:@依依Heily
事件始末:一个年轻编剧《成化十四年》没有得到任何署名的历程
你从学校毕业,有前辈邀请你写一个项目,你参与并付出一年的时间、灵感。项目播出,你打开视频,没有你的名字!没有你的名字!没有你的名字!
这种「恐怖故事」竟每天都在发生、上演,因为案例太多甚至让大家习以为常,渐渐变得麻木。「恐怖故事」的苦主们有一个统一的身份——新人编剧。他们最初都是抱着极大热情进入创作中,加入团队,磨练自己,信任前辈,但换来的是什么?李宗盛在《山丘》里写了一句话: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无数的年轻编剧们为何搞丢了自己?
新人真的注定磨难重重嘛?而那些磨难究竟是哪来的?
第一重,心理天然弱势。
在做媒体采访的时候,我告诉记者我真的不是「傻白甜」,从大二开始就接触一些商业项目,即使是试写都会签订合同。
然而,为什么偏偏《成化》却没有?
因为,虽然我是受邀请的那方,但《成化》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一个太好的机会。面对前辈程编剧,我天然地处于心理弱势,总觉得要求签合同,将一切落到书面,会显得自己不信任他、不懂事,因此便没敢提。这直接导致了今天自己署名丢失,且维权艰难。
事实证明,墨菲定律广泛存在,怕什么就会来什么。因为抹不开面子,没有落实自己的权利,事后你就变成了一个不完美的受害者。权利遭到侵害,无法维护还反被质疑。
每一名编剧,尤其新人编剧,请务必签合同!签合同!签合同!
任何承诺,署名、稿费、支付时间、违约条件,都一定要签到合同里!事前约定可以避免 95 %的问题发生。
保护自己,请从自己开始!
第二重,风险意识薄弱。
如恋爱一样,与那个人牵手的那一天,你不会想到分手那天的样子。和平分手还是好的,糟糕一点就是对方出轨、欠钱不还、反咬一口让你身败名裂,甚至杀你骗保。
四年前的我满心欢喜,曾以为自己是最幸运的人,刚毕业便能参与知名 IP 改编。我就像那个恋爱中没想过分手的人,由于风险意识薄弱,从最初就没留存好所有的证据。事隔多年,不少聊天记录、微信文件传输记录早已删除。现在能找回来,放出的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所以,请底稿多备几份,文件名上标上日期!尽可能通过邮箱发送文件,并保留好每一次发送记录!新法规中,微信聊天记录也有法律效应,我真心劝你不要一键清空。
而假如你跟我一样,自己疏忽被对方钻了空子。那么,事后亡羊补牢,比什么都不做强。能找到一点证据,都是好的。
所有的沉默者,也是加害者。不要相信什么「吃亏是福」,吃亏就是吃亏。你以为你隐忍不言,在加害者眼中你只是个「好捏」的柿子,有机会他会再欺负你。
第三重,信息源单一。
署一个名字不难,只是多打一行字的功夫。但作品播映后,重新下架剪辑,成本颇高。何况片方事前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如今可能还是懵的。要他们为我这样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人大费周章,着实有些为难。所以即使片方最终不能帮我正名,我也能够理解。
错就错在我的轻信。我是整个项目底层中的底层,我唯一的信息源就是程编剧。现在回看,我有太多截点没有把握好,而因轻信他的话错而丧失了自己的权益。
在他第一次说出「尽量争取」时,我就应该意识到这是「免责」暗示。最后没署名,他可以说「我争取失败了」,「我为你争取过」。在成片播出后,他说「片方忙于宣发,你等等」,我也不该真的等上两周。以至于拖到了快完播才发声,为时已晚竟还能被某些人诬蔑为「蹭热度」。
在无法解决署名问题后,程编剧一直给我洗脑「没署名是业界常态」,「新人都是师父让你做什么就是什么」。我一度真的陷入自我怀疑。是我错了?署名是一个奢望吗?
由于我全程只能接触到程编剧,可谓任他摆布。很长一段时间,我自己扛着,连家人都没有说。若不是后来有哥哥和朋友帮我分析,我将会一直被程编剧「话术」所欺骗,陷入他为我编织的网,无法跳出来客观冷静看待这件事。
所以,新人编剧,你不是一个人!你有家人、朋友!即使他们不从事这个行业,但事非区直是能判断的。你可能陷在问题的泥沼中,视野变得狭隘。这时候,请告诉身边人,问问他们的想法,获得更多的视角。
第四重,缺乏社会经验。
这些天我的生活简直是「云霄飞车」,真是惊心动魄。我第一次面对媒体的采访,第一次「被公关」,「被诬蔑」,「被封杀」。
万字长文后,这件事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我单纯地以为我只是说出来,想要寻求一个说法。然而,先是网上的限流,水军,紧接着是程编剧抛出一份貌似严谨理性,实则冠冕堂皇,避重就轻且信息不实的声明。说实话,我措手不及。
真正让我崩溃的是他第二份「答网友问」。那篇文字中主要攻击了我两点。一,「是辅助性工作,写的很烂,剧本完全不能用」;二,「擅自离开,没有留到最后」。因为这篇「答网友问」,不明真相的人很快相信了他为我打造的「碰瓷枪手」人设,转而认为我是「无理取闹」。那一晚,我痛哭了很久。
我缺乏经验,而对方是一位入行十年的「资深人士」。我的万字长文中对他的客客气气,认其为师,自谦自己可能写得不好。到了程编剧这里,就都是可以抓住攻击的弱点。
所谓「辅助性工作」,是端茶倒水,打印资料还是讨论构思,亲自执笔?至少我是后者。
所谓「写得很烂,剧本完全不能用」,那为什么同情心泛滥留我一年?为什么让我跟着做了数个项目,不仅每次都与我一起讨论,且常常拿着我写的底稿随便改两句就发甲方?这是对甲方不负责吗?
所谓「擅自离开」,我离开的是工作室,从未放弃对《成化》的权利。走了之后也表示可以继续修改,是他们拒绝了。后续所有信息对我全程隐瞒,我根本不知任何剧本情况。
甚至在这几天,程编剧还暗示我「职业生涯尽毁」,若现在对他低头,还有退路。面对他的种种手段,我极其被动。幸好有热心的业界人士,对我施以援手。
新人编剧,我想,这一重困难才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没有经验,没有资历,就容易被欺负。但是,「莫欺少年穷」,谁不是慢慢成长起来的?不懂就问,就求助。我也私信了余飞老师,他耐心地在微博上对我予以指点。
没有经验不可怕,自我提升加不耻下问。微博、知乎,有的是可求问经验的途径。
有些人误读我的观点,认为我抨击「师徒制」。没有,绝对没有!我本人也是「师徒制」的受益者。在南艺读书的时候,就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写戏,课外比赛、活动,老师们也是从构思到剧本,帮我审读、修改。
「师徒制」广泛存在于各界各业,新人刚刚入行也需要工作机会来历练能力,也需要前辈的引领教诲。因此成熟编剧带新人编剧的模式很正常,薪酬微薄也不一定就是剥削,只要双方的付出都有所回报就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不是「认师」,而是「认人」。毕竟你认的是风清扬,还是岳不群,那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成就你,教你绝世武功,让你有了闯荡江湖的能力。后者假仁假义,机心算尽,对你用完即弃,还要毁你名声前程逼你到绝境。
所以新人编剧,除了练好内功,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或许面对社会,我们的第一课还是「识人」。
写到此,想公开喊话程编剧。我问你要初稿定稿剧本,你称保密协议无法发给我。那是否愿意喊上业界专家,片方,在小范围内进行现场比稿?我愿将我的稿件,与你发给片方的每一稿进行比对,计算台词、情节的重合率。
事已至此,我知道我想要获得署名已然很艰难。我可以没有署名,但凡事讲一个理字,你不能诬蔑我的专业水平和人品!事情的症结就在于你的欺上瞒上,包括片方,都是受害者。从最初加入《成化》开始,我从来没问过你拿了多少编剧费,都是你们给多少我就收多少,根本不提钱。因为我愿接受一切工作的初衷,就是口头承诺的署名。如今没了署名,你应该对我感到抱歉,而不是死不悔改,反咬一口,用你在业界的资源黑我。你说我「写的很烂」,「枪手碰瓷」,这对于一名编剧而言都是「毁灭式」的攻击!
本是一桩私事,不应占用公共资源。但在我发声后引起的各方讨论,我收到的许许多多跟我有相同经历的编剧的私信,乃至一些前辈吐露的当年遭遇。这些让我意识到我的事不是「个案」。行业内就是有着这样一群欺世盗名的高手,他们欺上瞒下,对下,打着「师徒情深」、「提携后辈」的名义压榨新人而吝于教导;对上,又拿极其低廉的成本换来的「新人作业」对付片方。当承诺做不到又搪塞不过去时,就对新人极尽威胁恐吓之能事,令其敢怒不敢言。
这些人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招摇撞骗,偏能屡屡得手。实际当着「中间商」赚巨额差价,忝为「编剧」。
这样的沉疴宿疾、行业潜规则,我们不能视若无睹!若是不杀一杀这行业不正之风,长此以往只会让越来越多的新人们死于泥潭,根本看不到一丝希望。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行业切实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它,让更多的新人不必这样磨难重重,而是在一个讲规矩、守诚信的大环境下去进行创作工作。
如果程编剧还心存一丝愧疚,请尽快对我做诚恳地公开道歉。反之,请程编剧不要做缩头乌龟,正面回应我的喊话。本人也恳请各位业界前辈能为我们做个公道人,见证我与程编剧的小范围比稿。若真如程编剧所说,我的稿差到几乎没有采用,我愿意公开发文向程编剧道歉。如果错的是程编剧,则请他引以为戒,日后要尊重新人的苦劳。
我需要一个答案,一个说法。我可以没有署名,但我要有尊严。如果我的事最后只是不了了之,大家闲聊几句便再没有下文。我想,那不仅是对我的伤害,亦是对新人们,以及这个行业真正的伤害。我不希望我所热爱的编剧行业,让年轻人感到的只是失望和无望。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新人们未必要磨难重重,我们应试着携手改变!

成化十四年(2020)

又名:The Sleuth of the Ming Dynasty

主演:官鸿 傅孟柏 刘耀元 毛毅 王茂蕾 贾静雯 鹤男 李立群  

导演:郭爽 杨欢 杨泰 

成化十四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