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5-06

北京记忆:北京情结

“巨大的钢筋洋灰建筑像十五的潮水一般往上涨,紧紧地挤压到北京二环以里的人们的胸口上,呛得人喘不动气。在人们耳边作响的,并不是节日时柔和。富有生气的热闹生息,而是冰凉的。不祥的。类似于某种野兽胃部消化时发出的声响。等人们回过神来才发现,那些长相较好却野心勃勃的建筑物,早将这个东方古都的韵味红烧。将老北京人的从容和悠闲清炖了,眼下吃得只剩不堪入目的残羹冷炙。住在这儿的芸芸众生,已无法再看到那个当年曾把马可波罗吓蒙了的。中世纪气魄的都城,再也难尝到这座城市用祖制秘方所烹制的清淡生活,而只能在钢筋水泥的喂养下,咽进去满满一嘴味精香料的幻觉。”——梁思成《扛不动的北京古城》


就我个人而言,有一种强烈的北京情结,我喜欢北京老大爷清晨提着鸟笼散步,喜欢北京胡同,喜欢北京人说话的直爽和幽默,喜欢听北京人说“哥们儿”,“姐们儿”,“姑娘”,还有“你大爷的”。

但是当今的北京有些被同化了,这只是保守的来说。北京的多数胡同都已经不复存在,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在红墙砖瓦的残骸上拔地而起。南锣鼓巷因为“文艺”甚至“文宇奶酪”这样的噱头而不仅仅是“北京文化”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茶汤李,年糕钱,羊头马,豆腐脑白,奶酪魏,爆肚冯等等这样的北京老字号小吃掌门人,正在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在纪录片课上才知道,北京电视台拍了《北京记忆》这样一部多集纪录片,虽然官方拍出的当然要理智一些端庄一些,撇开偏激的思想和言语,但是至少这部纪录片勾起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北京情结”。

看了两集,“京华春早”和“北京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片采访了许多地道的北京人和北漂一族,包括很多身边的人和名人,人大教授,北大教授,曾子墨,费翔,闻名北京的师大二附历史老师纪连海,小柯,常宽,他们叙述自己在北京的经历和回忆时神采奕奕,比平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更发自内心、真诚、真实和幸福。能看得出,北京在他们心中处在一个与“幸福”紧密相连的地位。他们叙述了自己在北京经历的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关于第一届高考,北京胡同和四合院,北京人和北京话,北漂一族在北京的生活,给人印象深刻,仿佛从偌大的北京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点一滴地走进了一些人的记忆匣子,身临其境,感觉甚是奇妙。影片的叙述、镜头切换和采访对象的回答衔接得非常顺畅。

很明显的看出,片中资料来源的时期也相差很远,有些是近期拍摄录制的,有些则是几十年以前留下的珍贵影像资料,影片剪辑、制作和穿插得也同样流畅适宜。

不得不提一下配乐,包括影片背景音乐还有片尾找北京歌手唱的歌,都挺出色的。背景音乐紧跟着影片的基调、色彩、情感和节奏,片尾曲真实不做作,体现出北京音乐人的一种独特气质。

“北京人”这一集注重讲述了北京的变迁这个主题。被采访人,作家邹静之的话让我有些能够体会在熟悉之地漂泊的迷惘感和不安全感,“我小时候所有经历的东西,我住的那些平房全没了,我突然开始在这个熟地上漂泊。”虽然我不太喜欢于丹,但是她的话也正中下怀,“有的时候我坐车的时候,就会想,现在车轮底下碾过的地方,应该就是我们院子里的那口洋井。再一转弯处车轮再碾过的地方,应该就是我栓过皮筋儿的那棵海棠树。”随着改革开放,北京卷入了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洪流之中,不仅中国其他地方的人越来越多的涌入了北京,很多外国人也到北京生活,北京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更像是纽约这样的地方。影片中有两个北漂一族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来自江苏的舞者沈钧,他很明显是大多数北漂一族的缩影,顽固、坚强、执拗、勤奋、有很强的征服欲,希望在偌大的北京城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他们都有北京梦。另外是一个来自法国的主持人朱力安,他操着一口异常流利的北京话,不是中文是北京话,看不到本人还以为他就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很多人都有一个北京梦,只要是梦想,都是值得为之奋斗值得他人支持的。但是,众多人北京梦的堆砌,使得北京至今变成了一个嘈杂、拥挤、生活节奏迅速、压力巨大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越来越失去个性和初始文化,越来越像类似纽约、香港、东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梦想变成了人们需要承受的残酷的现实。这是一个矛盾,不是吗?

影片对火车站的定位也另我印象深刻,火车站是大多数外地人对北京的第一印象,也是北京梦的开始。车来车去,轰轰隆隆,承载着一车人的梦想和新生活的开端。提到北漂一族的时候,影片镜头就切换到了北京火车站,站标、汽笛、熙熙攘攘的人群、车站里的方便面……这能够引起很多北漂一族的共鸣。他们的来临为北京输入了新的血液,从技术支持到设施建设,从创业到艺术创作,北京因为各地人的汇聚而更加发达,拥有更多的机会。就这样,30年间,北京的人口由872万一跃而成1743万。2008年,北京自己也圆了多年来的奥运梦。

这一切看起来很辉煌,但是此北京还是彼北京吗?

去纽约观光的时候,一个同行的北京姑娘跟我说,她一点也不喜欢纽约,还是北京好。这个北京姑娘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我的北京情结和反崇洋媚外情结。纽约是一个新城市,一个大熔炉(melting pot),四海过客组成了它的历史,但北京不是,北京有自己的历史。我不是说北京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不应该改变和现代化,但是改变不代表完全颠覆以至于失去自我。还好现在有一批热血青年在做这样的保护北京的事情,包括一些由北京人组成的独立乐队,包括嘻哈包袱铺,包括京剧、相声,还有很多。但是这样的事业仍然前景渺茫,北京老字号小吃后继无人,同仁堂这个制药公司也被我的证券投资老师冠以“不创新”的帽子而不推荐它的股票……

关于星巴克入驻故宫这件事曾经引起了众多争议,但是这远不是保护传统文化的重点所在。你坐在四合院里喝杯洋饮料,这没什么。可悲的是,你坐在玻璃与混凝土钢筋组成的高楼大厦的30层办公室里,喝杯让小秘从大老远淘来的北京大碗儿茶,想起曾经的崇文和宣武没了,你曾经和发小偷长辈的自行车碾过一遍又一遍的胡同街道已经被拓宽成了大马路。记忆还在,但组成记忆的实体早已无影无踪……这不是什么假想,这是现实。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低徊。”——汪曾祺《胡同文化》




北京记忆(2012)

主演:孟京辉 邹静之 邓小平 柳传志 陈景润 叶剑英 曹景行 小泽 

导演:袁子勇 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