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壳子里。它是伪装、护具或者武器,我们用它逃避、抵抗或者攻击生活的侵袭。有些人终其一生受困其中,不想也不愿挣脱,或者更残酷地说,根本不曾知晓自己的困境。有些人因为某些机缘,被迫或主动选择卸下了那个壳子。
尤瑟芬妮遇到了这样一个机缘。作为表演学校的学生,她不出众、不漂亮、不争强好胜。著名导演卡斯帕前来挑选话剧演员,准备复排名作《卡蜜儿》,所有学生拼命表现,尤瑟芬妮却在舞台的沙发上睡着了。校长对她大加奚落,没想到导演却选中了她担当女主角。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突然上演,羡慕与嫉妒的暧昧氛围悄悄蔓延。但电影并没有按照这个路径滑向青春期阴谋的悬疑故事,而是不声不响地转向女主角的内心轨迹。
尤瑟芬妮在话剧中所要出演的角色卡蜜儿某种意义上是她自己的反面:火热、放荡、对外界充满攻击性。卡蜜儿挂在嘴边的的名言是“性对于我来说就像吃蛋糕,我永远也吃不够……”导演卡斯帕让尤瑟芬妮进入卡蜜儿的角色,模仿她的放纵与自伤。尤瑟芬妮半信半疑。
镜头从光鲜的话剧舞台扭转进尤瑟芬妮的真实生活:她有一个外表坚强,内心却早已溃败的母亲、一个脑瘫的妹妹和一个只听过名字早已不知所踪的父亲。她只能在妹妹吼叫、流口水和摔东西的间隙背诵台词,这生活的重压之下,尤瑟芬妮不可能成为卡蜜儿。
但导演卡斯帕似乎早就看到了真相,在他心中,尤瑟芬妮与卡蜜儿之间有着隐秘而深刻的联系——她们都有残缺,而且都在拼命掩饰。前者用逃避的方式,把自己边缘化,后者则用夸张的方式,以攻击性隐藏悲伤。
正式彩排开始了。封闭的空间和充满仪式感的舞台让这场排演实际上幻化成了一次心理治疗。尤瑟芬妮与卡蜜儿成为了时而对抗时而合谋的诡异混合体。屡次无法进入角色的尤瑟芬妮决定将卡蜜儿带入现实,她戴着艳丽的发套,念诵着如同咒语般勾人的台词勾引邻居,编造自己的身份,假装卧轨……她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放逐于虚幻的戏剧空间。
但导演卡斯帕仍然不满于她的表现,坚持将一切推向极致。尤瑟芬妮决定再多剥下一层伪装,向自己血淋淋的内心靠近一步。她向母亲表达了自己常年被冷落的不满,愤恨中试图闷死连累自己的妹妹。那个笼罩在她身上十数年的壳子终于松动了。她开始有些明白导演的用意,她逼问卡斯帕,到底为什么选择自己?导演终于坦陈,“因为你有残缺。”尤瑟芬妮终于望见了自己内心的深渊,深藏的本我、一直被隐匿的欲望、黑暗与毁灭,她选择了划开自己的手腕,亲手为自己的壳子划开了口子……
被救治过来的尤瑟芬妮决定重新回到舞台,履约自己的女主角戏份。她将绑着纱布的手腕伸向导演卡斯帕的时候,她与之前的自己已经分道扬镳。此时,她敢于面对自己的残破灵魂,敢于与内心对望。她走上舞台,幕布拉开,前方光芒万丈。
年轻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乔夫在一个残酷的故事内植入了一颗治愈系的心脏。将一幕舞台剧搬上银幕是一次讨巧的设定,仪式感的排演、真实与幻想的交错都可以融合进戏剧之中,它实际上是一次催眠般的诊治过程,相对于一幕戏剧的上演,那更是一次对灵魂的救赎。
我们能否敢于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是一个听起来烂俗却尖锐得令人躲闪的提问。我们被生于这个世界,别无选择,之后我们被外界环境一点点塑造,但总会有一个精灵在内心悄悄生长,为了应对这个世界,我们选择了壳子。可是我们是否有勇气像尤瑟芬妮一样将自己的壳子撕开一道裂缝?影片的结局充满希望,但现实却绝非如此,有时那个壳子与肉身早已合二为一,当我们选择从壳中蜕出,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血肉模糊的自己。

壳中裂缝Die Unsichtbare(2011)

又名:双面诱惑 / Cracks in the Shell

上映日期:2012-02-09(德国)片长:113分钟

主演:斯坦因·费舍尔·克里斯滕森 乌尔里希·诺登 达格玛·曼泽尔  

导演:克里斯蒂安·施沃霍夫 编剧:克利斯蒂安·施沃乔夫 Christian Schwochow/Heide Schwo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