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过暮光四部曲,又一次沉浸在其中不可自拔。为了把自己从这种陷得太深的虚无缥缈的少女心情中拔出来,思索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像我一样这么沉浸这种故事呢(同类型还有流星花园等)?这些故事,没什么艺术性(不错,甚至是傲慢与偏见,它的价值也仅仅是在性别权利意识方面的前瞻性和文学艺术的传承价值,故事本身在现代来看并没有艺术性可言,和流星花园没啥区别)到底这种故事的魅力在哪里?
或许是因为女主角的境遇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渴望,第一,男主角是个高富帅,满足了我们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类所会产生的虚荣心,和惰根性(这点男女均等,并非少女专利。君不见多少人对着岳父送宾利的新闻大流哈喇子,对着男性主观的意淫小说不可自拔)。而还有的,就是我们内心渴望的被认同感。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我们每个人都是生而特殊,却又生而普通。生而特殊,是因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不管是出身境遇,个人性格,人总是千变万化,也从而构成了社会的迷人。生而普通,我们每个人也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微粒,更只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颗螺丝钉,和别人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吃着一样的五谷杂粮以生存。幼时,可能是由于学校环境的统一性,大家的内心总是更过于强调自己的特殊,长大后进入社会,才慢慢的接受普通这个必然的组成部分。然而,在我们的内心,总是不喜欢泯于众生的。
在故事中,女主角在见到男主角的第一面,她什么也没做,男主角就认定了她的特殊性(当然了,后来我们知道是由于她的防护盾属性,但这也是生而特殊的),由于这特殊性,男主角不可避免的想要与她接近,最终衍化成了难分难舍,a thousand years的爱情。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依旧是特殊的,但这特殊性基本只有我们自己会去认同,去感知到,即使是我们的伴侣,我们的爱人,可能都无法那么强烈的感知到我们的特殊。而轰轰烈烈的爱情,总难持续一辈子。在爱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心中怀着懵懂,强烈的感情,感知到对方对自己的特殊,感知到爱。而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中,最终轰轰烈烈的爱情会转变为细水长流的感情,并非爱情消失了,也不是对方不够好,只是我们脑中的多巴胺分泌完了,爱情对我们来说不再那么动人心弦。其实我们也很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其实才是最幸福的,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结婚生子,幸福快乐的生活了一辈子。但,人的本性就是追逐未得到和已失去,有时候还是难免会厌倦这样的日子,想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想过一些没过过的日子,或是像哈利波特一样,从麻瓜变成魔法师,或是像贝拉一样,作为一个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女生,突然被发现了特殊性,和高富帅吸血鬼展开惊心动魄,轰轰烈烈,奇幻的爱情。
少年人为这些故事着迷,是因为自己未来的未知,是未得到。而像我一样的中年大妈着迷,则是因为未得到就已失去,现实的性格让我从未能够拥有过这样的幻想。其实内心很清楚,这只是作者的幻想,只是故事,但人的思维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想象力,就让我偶尔放纵自己的思想,扔掉自己的智商,摆脱可能还要过一百年的无聊的现实生活,寄情于和贝拉一起,度过几个小时有点惊心动魄,有点甜蜜肉麻的时光。我想,这也是文学作品之所以迷人所在,你想要严肃认真的思考,它会给你认同;你想要轻浮放荡的打发时间,它一样会让你满足。无论是你内心深处的任何一面,任何一处渴望认同,渴望诉说的角落,你总会发现有个前人把你需要的东西都写在书里了。人就是这么奇怪,一边渴求着独立和特殊,一边又为了这独立和特殊渴求着相同精神层面的理解和支持。我想,这可能也就是人的迷人之所在了吧。

暮光之城4:破晓(上)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 Part 1(2011)

又名:暮色4:破晓(上) / 吸血新世纪4:破晓传奇上集(港) / 暮光之城:破晓I(台) / Twilight 4 - I

上映日期:2012-10-23(中国大陆) / 2011-11-18(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罗伯特·帕丁森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泰勒·洛特纳 杰克逊·拉 

导演:比尔·康顿 编剧:斯蒂芬妮·梅耶 Stephenie Meyer/梅莉莎·罗森伯格 Melissa Rosenberg

暮光之城4:破晓(上)的影评

橡皮
橡皮 • 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