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满囤儿


        IMDb评分4.3、烂番茄新鲜度7%、雅虎媒体综评D+、雅虎用户综评C,北美票房将将过亿,在没看到这些数字前,任谁也没想到奈特-沙马兰的新作《最后的风之子》的评价竟然会如此糟糕。曾经因为《第六感》而被票房和评论界双双捧上神坛的沙马兰最近几部作品一直难以摆脱各种危机,而此次更是直接跌落到谷底。难道真的如一位朋友所言,美国人誓死都要合伙“黑”掉沙马兰而后快吗?


        剧情是个阴谋


        《最后的风之子》改编自2005年便开始于美国尼克国际儿童频道热播的动画电视系列片《降世神通》。来自印度,且一直拍惊悚片的沙马兰不仅接下了这个1.5亿美元的大成本制作,还不得不将其拍成全年龄级别的魔幻儿童电影。这种例子以前也有很多,被好莱坞流水线作业同化后的个性导演,几乎没一个好下场。尽管沙马兰一直强辩说本片中仍旧有自己最热衷的神秘主义和东方元素,但是穿插着肤浅神秘主义和东方元素的好莱坞片子,还不如纯净的好莱坞更容易让人接受。一旦导演的个性成为了商业产品的拼贴物,而非其主心骨,那这个性还有什么魅力基础可言呢?本作的剧情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由于是改编自长篇动画,影片的故事只能摘取其中的一段。这一点是我们之前没有料到的。因为从宣传到影片副标题的起名方式,都没有看出这是一个三部曲计划。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大家不知道本片只是大故事中的一小段,便会对影片磨磨唧唧地推进方式甚为不解。比如说,至尊应该是四个宗法都会的人,可是故事发生年代的至尊昂却只会使用他本门的气宗功法。换言之,按照一般的打怪逻辑,他需要先依次学会水、土、火三门宗法后才能去战胜最终Boss,拯救世界。可是影片演了一半多都还停留在去学习水宗的路上。不明白本片是三部曲计划中的第一部的观众肯定会满脑浆糊了。传统的改编逻辑完全混乱了。影片的节奏本来就很慢(主要是由于战斗部分太慢),还没让观众提前做好准备,肯定无法给人营造一个舒服的欣赏环境。往小戏上说,本片有过多的强盗逻辑。诸多角色就跟棋子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个人怎么在这里出现了?”成为了观众脑子中经常会蹦出的问号。


        情感是个阴谋


        由于救世主被设定成了一个小孩儿和两个大孩儿,那么成长便成为了无法避免的情感主题。影片着重提出了一个“家”的概念。背负了至尊宿命的昂便成为了这个情感冲突的核心。然而,气宗的人都是和尚,怎么会有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概念呢?影片一开始昂就已经是在冰封里沉睡了一百年了,关于他知道自己是至尊前,他究竟体会到了多少“家”的幸福和美妙,谁也不知道。在没有任何情感累积的前提下,这个小孩子便纠结于“家”和“至尊”两个矛盾体之间,难道不突兀吗?这种我说他纠结,他就得纠结,我还偏不告诉你他为啥不得不纠结的拍戏方式,不正是困扰咱国产片多年的顽疾么?这种魔幻片,和动作片类似,比较容易展现的情感是那种宣泄型的,而不是内敛含蓄型的。君不见《敢死队》中让人亢奋的终归是最后那场大战,又有几个人会因为李连杰解释了两句家庭情感就流泪呢?更别提南极水族的小战士跟北极水族公主的爱情了,绝对是瞎牵线、乱搭桥。


        影片最后至尊掀起了海洋之力,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吓退了火烈国战舰编队。这个细节也许会被人诠释为东方情感中的“和”----不战而屈人之兵。我觉得这个极为可笑。“吓退”敌人和从情感上征服对手完全是两回事。比如说,一个抢匪拿着刀子来抢我的钱。我空手夺白刃后并不杀他,放他走并且不予追究,也许他还真能幡然悔悟,重新做人。可是如果抢匪拿着刀子来抢我,我“刷”的一下掏出把手枪,把人家吓跑了,还能指望他“悔悟”?“和”的意义不在于表面上的杀与不杀,而在于心理上真正的互不侵犯。单看这一点,好莱坞就对东方哲学的情感层面思考不深。


        东方元素是个阴谋


        沙马兰虽然出生在印度,可是幼年即随父母移居美国,可谓从小在美国长大。他对东方文化的理解其实并不一定比咱们土生土长的东方人深。再者有好莱坞的制片体质横插一脚,本片对东方元素的运用极其肤浅便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有些观众认为,本片无论哪种宗法发动,人物都会先来上一段演武,很有东方韵味。可是我要说,这反而是本片最会让人恶心的地方。因为这些演武从功力上来讲简直是太幼稚了。水宗发功的时候打的那一套是抄袭自太极拳吧,可是如果哪个人把“单鞭”打成戏里那个模样,还不被师傅踹出去?“涉及”、“展示”、“融合”,是一种元素在一个电影作品中出现的三种完全不同的层次。


        本片的东方元素基本上是处于“涉及”和“展示”之间。本片有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东方元素,比如五行相克,比如那些类似打套路的动作,但是本片还没达到“展示”的效果。首先,五行规则在片子里没有交待清楚。相生相克的关系没有在剧情上起到任何推动作用。也就是说,四大宗族、四大宗法都仅仅是借了东方元素一个壳而已。至于那些动作,一来由于演员的功力实在太差,二来可能制片方也没有请专业的武指进行纠正,所有动作都跟猫耍猴拳一样。说他们是花拳绣腿都是给足面子了,怎么能担当“展示东方武术”的重任呢?没有接触到东方元素的精髓,自然无法展示其魅力,尚不能展示出魅力便拉来当噱头。这种行径就是典型的忽悠嘛。


        3D是个阴谋


        要说本片最让人感到无语的,还得说本片的3D化。本片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伪3D”这一事实已经是众人皆知了。不过本片看上去依然要比《诸神之战》这个底限要好一点儿。为什么呢?答案是色彩!《诸神之战》的时代背景决定了影片大部分画面都是暗黄色调,被3D眼镜滤掉一部分光后便会昏暗不清,并且那个片子只有最后一场大战运用了比较多的CG特效,想挽回观众的印象已经晚了。本片由于有四大宗法的设定,土的黄、气的白、水的蓝和火的红,四大色彩都非常饱满,在3D眼镜滤掉部分光亮后依然可以保持亮度充足色彩分明,自然会掩盖伪3D的一部分缺点。另外本片宗法发动时运用了大量的CG特效。这些特效本身就有极强的立体感,会给人错觉,以为是伪3D给这些特效带来了活灵活现的感觉,其实你去看2D版也可以看到特效的表现力的。


        伪3D最大的问题在于,立体化不到细节,层次分不开。看本片,我们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角色是整个立体出来的。也就是说物体和背景可以通过3D分出两个层次来,可是单看立体后的物体上的局部细节,就不再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了。尤其是在一个空间里同时有多名角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角色是一起从背景中立体出来的。立体出来的这些物体似乎还是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不是像真3D那样,每个角色都根据其在剧中的前后顺序而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上。这才是真3D和伪3D最大的区别所在。真3D让你感觉是走进了丛林,而伪3D让你感觉只不过是把电影放在了一个箱子里放映而已。


        沙马兰遭黑手


        以前在某杂志上见人写过一段话,大意是:好莱坞毁掉一个天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对你不好,一种是对你太好。虽然《第六感》是成功的,但是沙马兰显然并不是好莱坞和美国影迷所喜欢和乐意接受的。这次派拉蒙豪掷1.5亿让沙马兰去做一个他并不擅长的电影,难道是在实践他们的第二套毁人策略?呵呵~~ 这种八卦内幕只能待有心人去挖掘了。只是这部《最后的风之子》显然与其80元人民币的抢钱要价太不相符了,如果您是个有童心,甘愿忍受以低智商换视觉享受的影迷的话,到不如去整个盗版的2D蓝光或者干脆直接等下载算了。


        PS.刚发现本片和《诸神之战》一样是Z开头,按拼音首字母排列今年的影片,这俩片儿正好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

最后的风之子The Last Airbender(2010)

又名:神风终极战士(港) / 降世神通:最后的气宗 / 降世神通:安昂传说 / 最后的风之国度

上映日期:2010-08-23(中国大陆) / 2010-07-02(美国)片长:103分钟

主演:诺亚·林格 戴夫·帕特尔 杰克逊·拉斯波恩 妮可拉·佩尔茨  

导演:M·奈特·沙马兰 编剧:M. Night Shyamalan

最后的风之子的影评

Q木
Q木 • 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