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12-11

兔子洞:生活的悲伤版本


“这只是我们生活的悲伤版本。还有其他版本,在那里,一切还好好的——我喜欢这个想法,真好——在某处,我们仍在欢度年华。”

这是妮可扮演的Becca关于“平行宇宙”的看法。我愿把Becca看做妮可生活的一个悲伤版本。想到其他版本,感觉会好一些,比如她和Keith欢度年华,有个可爱的Sunday宝宝;比如她在红磨坊的舞台上唱着“为了自由、美好、真实和爱情”,肆意挥霍着她倾倒众生的美;比如她在书桌前,双眉紧锁,构思着自己书里的女主角的命运;比如她年轻时野心勃勃,不惜一切以成名……只是有时很难想象,所有这些纷繁的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题,叫做妮可•基德曼。

这是属于妮可一个人的电影。 自己当制片人把舞台剧搬上银幕,联系原剧作者改编剧本,找导演,找男主角,自己又担任女主角。成品是500万美元的小制作,题材虽沉重,最终效果却精致、优雅、从容、温暖。

这是关于失去的伤痛的电影。Becca和Howie夫妻两人,一个试图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却终究逃离不了目睹儿子死去的那一幕,一个试图留住孩子留存下的痕迹,却发现一切只是徒劳。裂痕不可避免地产生,争吵、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随之而来。悲痛这种痛,没有速效的镇痛药,他们能做的只有带着它继续生活,“就像口袋里揣着一块砖头”。而它又一点点侵蚀生活中的一切,令人变得敏感、尖刻甚至身不由己地做出出格的举动。悲痛以这种方式在生活中自我复制着,如同癌变细胞在体内悄然蔓延。互助组里另一对夫妇的结局成了这种复制的注脚——曾经的一切美好,一点点地分崩离析,似乎最后只有分离,才能开始新生活。

最出色的是Becca和Jason那条故事线。很难说清Becca对Jason这个造成她儿子死亡的高中生究竟怀着怎么样的感情,但是就像她说的,“这不是任何人的过错”。她通过消解他的负罪感来消解自己的内疚,她不希望她儿子的死带来的伤痛再影响到其他人。因为,她自己最明白,伤痛是怎样一种折磨。他画漫画,创造着他幻想的平行世界,在那里一切井然有序,一切安好平静。她读过漫画,听着平行世界的理论,不觉眼泛泪光:

“这只是我们生活的悲伤版本。还有其他版本,在那里,一切还好好的——我喜欢这个想法,真好——在某处,我们仍在欢度年华。”

电影在这里,背景声只剩下鸟的啼啭,比其他时候平静舒缓的配乐更平静。翠荫之下,Becca和Jason各怀心事,但是伤痛已不那么厉害。心结已解开,一切该各归原位——即便我们的生活因为这起意外,注定了是个悲伤的版本,我们也要把它活得尽量精彩——我猜测他们是这么想的。就像电影中这么个悲伤的故事里,还是有鲜明的色彩,有动人的音乐,有生气勃勃的笑声,有各种各样的希望。

她回到家,睡着的丈夫醒来。他们决定举办一个餐会,请来所有生活里爱着他们的人。经历了种种互相伤害后,终于明白他们终究彼此深爱,在餐会人群散尽后,两相望着暮色,十指相扣。携手人生,只要是和对的人,管它是不是悲伤版本。

有时我们不需要安慰、不需要同情,需要的只是时间来学会接受生活里的种种悲伤,就像Becca的母亲所说的那样,“有时,它变得可以忍受。”绝望不该是任何一个版本的生活的原色,希望才是。

兔子洞Rabbit Hole(2010)

又名:心灵触洞(港) / 爱,让悲伤终结(台) / 爱的拐点 / 出口

上映日期:2010-09-13(多伦多电影节) / 2010-12-17(美国)片长:91分钟

主演:妮可·基德曼 艾伦·艾克哈特 黛安·韦斯特 迈尔斯·特勒  

导演:约翰·卡梅隆·米切尔 编剧:大卫·林赛-阿贝尔 David Lindsay-Abaire

兔子洞的影评

hong
hong • 兔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