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是个金钱至上的投机社会,而匠艺又是千锤百炼的硬功夫,《了不起的匠人》这次会去到香港寻找匠人让人有些莫名奇妙,25分钟播完之后才恍然大悟,这份商业社会之下的香港美学匠艺竟离我如此近。
嘿!鬼佬,好好安顿自己,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1980年左右,一个叫Doyle小伙子辗转来到香港,开始对影像艺术产生了兴趣,他白天狂妄的觉得自己应该就是属于这里,但当夜晚来临他沿着弥敦道行驶的时候,头顶的那些霓虹灯招牌会这样警告他,之后他改了个中文名——杜可风。
十年后,这些霓虹灯“教他”得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摄影。

关于青春的彩蛋

《了不起的匠人》追到第九集,讲到霓虹灯。你才会想到你的青春好像从没于此断了联系。
80年代出生,荷尔蒙刚刚有了反应,香港这个词就和电影一块承包了我们大半的青春记忆。我们会在学校后面的垃圾场学着陈浩南抽烟;会买五块钱一把的玩具枪在操场上演喋血双雄;会为攒钱买一罐《重庆森林》同款进口凤梨罐头五天不吃早餐。
“青春”这个词说出来总是有些害臊的,所以更多时候只是拼了命的工作,好久也没有想起。


直到片中的唐国祥师父点亮霓虹灯的那一刻,所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影像都在闪回。






你数得上的香港导演都会在这股迷幻的灯光下拍戏。
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是仅次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帝国,杜琪峰一个月不到拍一部电影,小成本快周期,没有时间布光没有成本布光,霓虹灯就成了导演们一个重要的光源。彼时的香港电影中霓虹灯数不胜数。
也难怪片中在讲述各式各样霓虹灯的时候,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兴奋,这些霓虹灯应该就是构建出了我们这些80后的“彩蛋”,没错了。


彩蛋的命运

霓虹灯这一行不是失落是没落了——唐国祥师父
香港的80/90年代, “彩蛋”元年,有100多位霓虹灯匠人,唐国祥师傅18岁入行,当时40岁,徒弟几十人,一个单就能做上百万,前呼后拥和当时的香港一样,风光无限~
三年前,休年假去了一趟香港,结果让人挺失望,和想象中的差距不小,后来香港朋友告诉我是因为我住的中环的缘故,如果住到“油尖旺”地区会更香港。
看过片子才知道他说了前半句,没说后半句,香港自2006年开始,每年香港大约有3000个“未经授权”的招牌被拆去。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霓虹灯,唐国祥师父就拆了几十个。霓虹灯正被更经济更安全LED灯取代。
就像片中森美餐饮的老板说的那样,属于香港的色温,正随着没落的霓虹灯渐渐改变,黄金一代的港片也许会在十年后以纪录片素材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
如今的唐国祥师父,只剩下阿龙一个徒弟,师父给他打了4个电话叫他来帮忙,直到全片结束阿龙也没能露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同样是香港匠人的叶问笃信的道理,在唐国祥师父这里貌似行不通,古典的传承在商业社会下到底是败下阵来。
唐国祥师父如今已经70多了,对匠艺还有心念,但事实却不随心,时代要带走的也阻不了,香港人生来好像就是会变通。


香港最后的荣光
香港这一百多年,起起落落,总还是过的好的。
虽然香港电影衰落,经济下行,霓虹灯快要进博物馆。但他们金像奖照办、赛马照跑、奶茶照饮。

“你上到山顶,一定要下山的,不会永远上山的”
唐国祥师父给我们说这一切也都还带着笑容,丝毫不显落寞。好像看视频的我们反而杞人忧天,重度矫情了。
没错,这就是香港人呀,《岁月神偷》里的吴君如其实早就说过,“难也好,佳也好,日子总得过”。
这就是唐国祥师父的内心剧场,也是经历过风浪的香港人的准则。


最后一枚彩蛋
唐国祥一个不经意的“致敬”,却是触动我说出这些的初衷。
《岁月神偷》算是这几年里我比较喜欢的港片之一,有不足但对香港和香港人的还原却是深得我心的,没想到竟然和《了不起的匠人》串起了一个轮回,让人唏嘘。
一个城市一个行业一段关系一个人,终是需要

了不起的匠人 第三季(2018)

又名:了不起的匠人 / The Great Shokunin

主演:林志玲 华晨宇 

导演:黎振亚 编剧:操婷 Ting 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