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城市的远见》之上海篇,想谈一谈这个发展中的巨人。从开埠时间的英租界和法租界的美景,到苏联帮助建造的上海展览中心,再到改革开放的虹口和现在的浦东,上海的可谓变化万千。我将从居住,交通,游憩,工作,这四个方面出发来阐述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

一、居住。

南京条约签订了以后,上海的口岸被迫对西方打开。虽然当时的上海受着西方列强的侵犯,但是不得不说,资本主义的进入促进了当地的就业,也改善了部分人的生活,殖民时期出现英法租界,直到现在也是上海最贵住宅区所在。

比较有感触的是新中国建国时期仿照欧美国家的工人住宿区建造的曹阳一区,楼高二三层,楼间距很远并且有很大的绿化面积。住户都可以享受充足的活动空间。虽然比不上英租界洋房小别墅,但是在上海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已经是很不错的建筑了。但是工厂却发现这样的建筑根本不能满足广大工人巨大的住房需求。于是在建造曹杨五区的时候,就变成了楼间距较小,而楼层高5、6层的房子。于是上海人在上海潮湿的气候中,只能在阳台伸出长长地竹竿,晾晒一周也晾不干的衣物,使得整个小区看起来像衣衫褴褛。再后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海国民GDP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大部分上海人都有了稳定的住所,居住环境也在日益提升,生活品质随之提高。

二、交通。

上海的地理位置: 从整个中国来讲,上海在南北海岸线的中点;同时上海位于长江口,通过长江,连接了整个中国内地;出长江,可以把整个中国沿海连接起来,而且可以和海外发生联系。通过黄浦江和苏州河,可以连接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地区。为了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上海不断加大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长期积累的交通矛盾得到明显缓解,有力地支撑了上海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九十年代出租车逐步进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地铁为市民提供了快速,舒适的服务;随着中心区快速路系统的建成,以及一批主次干路的改建,中心区地面道路的平均行程车速提升了不少。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申”字形高架路网——东西南北十字交叉、并由一个圆圈连结、刚好形成一个申字形,再加上陆续兴建的外环道路,上海的快速道路网就可以完成高架路网的建设大大缓解了上海原老城区的交堵塞问题。

车辆通行速度从每小时10公里上升到每小时20公里以上。同时拆迁的主要都是老城区,高架桥网的建设的同时也改善了老城区的基础设施,为老城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地铁的建设使城市交通进一步通达,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档次。地铁无疑汇聚了大量的人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大量的地下百货商场兴起,极大拉动了上海的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加快,轨道交通规模不断扩大,小汽车也开始进入家庭等,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多种支撑条件和发展空间。上海的交通发展也由适应型被动发展转向引导型的主动发展。

三、生活与工作。

关于上海的城市发展,苏联专业建议将上海改造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城市,中共中央采纳了他们的意见,百货公司,银行都被工厂所取代。中共中央决定发展沿海工业老底子以支持内地工业。于是上海由亚洲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改造成了工业城市,建造了重型工业区。改革开放后,土地自由买卖,最早进入的外资以房地产开发为目标,虹桥开发区就是第一案。上海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虹桥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建立后,上海的城市面貌从此改变。 虹桥地区在短短十年间,变成一个外资企业集中的地区。国际酒店企业总部与购物中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商业中心, 是上海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成型的大规模开发区。

此后, 更多的外资涌入上海, 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动力,各种生活设施都成为了外资的商机,引得外资涌入实现城市进一步发展, 而城市发展又会带动更多资金的涌入,从而向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上海完成了好几个像虹桥这样的大型开发区,同时还盖了可供三百多万人居住的住宅。

四、总结

上海市的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和城市具体的定位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不同的城市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城市发展的侧重点。早期的港口城市到后来的工业城市,再到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建设城市被定义为商业中心的定位,最新的上海市的定位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从大局上说,改变城市定位意味着城市发展思路的转变,改革开放就是这种思路转变的契机。这一点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尤为明显,中国的城市发展不同于西方,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需要准确清晰的定位。

上海市的发展与城市的规划也是密不可分的,而上海市的城市规划,这主要侧重于城市功能的运用上,在一定程度上是达到的一种人文主义与务实精神的合理融合。从整体上说,上海的规划融入了当地的人文主义精神,集中的体现在上海人的进取精神,这从申字型交通网络改变老城区活力,和浦东地区的整体规划,得到了充分地说明了。


城市的远见城市的遠見(2001)

又名:The Vision of A City

主演:未知

导演:刘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