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找到合我口味的法国喜剧片。好不容易,每每都在家看法国电影碟,没看多久就容易睡着。也难怪,一向天性浪漫的法国人拍的电影总是富有文艺小资情调,电影从始至终带着安静的氛围,连喜剧片也一样。
我应是难被逗笑却泪点极低之人。看喜剧片,我就比较严格一点,逗得我旁边人都笑未必我会跟着笑。我就曾有过看足一场戏,整场都哈哈大笑,只有我自己从头“冷面”到尾的经历...法国电影床的另一边,作为一部喜剧片很跳脱也很称职,电影里有好几处惹得我从床上坐起来哈哈笑。电影讲的是一对法国夫妻面临婚姻感情危机,妻子想出了一个方法来挽救,那就是和丈夫做身份的交换,她做丈夫,他做妻子,她睡左边,而他睡右边。
这样的故事想必也是有人拍过的吧。但这部片里导演把男女主角身份交换的一切都做得极其细致是很少见的...这样的游戏一开始就注定是要玩大的,不仅是身份交换、女主外男主内,而还要真正做到的是交换男人和女人的天性,丈夫要开始浪漫、跟着感觉走,妻子要开始单刀直入、有控制欲...
结果成了这样,妻子在职场上大展拳脚,还要占有男下属,成了确确实实的大男人,而丈夫,被妻子以前的女雇员共事相处后称之为“姐妹”...
不论什么样的游戏都是有一定的冒险,妻子在睡前看着丈夫在化妆镜前修眉毛的时候,丈夫如娇妻一样撒娇问妻子:修的不好吗,要是不喜欢我就再画上....妻子定了几秒哇的一下就哭了。到了这一段的时候看的我大笑。
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把交换身份这件事的影响和变化止步于两夫妻自己的事上,还关系到对孩子的影响,这样的安排还是很细心的。我难忘法国人在这部电影里语言幽默的一点是老师教训送孩子上学迟到的丈夫说:“我这是学校,也是有时间规定的,这可不是夜店”。
这样的喜剧,不是个省油的灯,绝不是那种把人逗笑拍拍屁股就完事的电影...女主角看到丈夫的变化,忽而觉悟到有的人注定在三岁时就决定了这一生的性格,而他的丈夫到了四十岁还刚刚正要改变。当女主角问下属42年的婚姻维持的秘诀是什么,下属简单又意味地回答:她需要我,而且永远绝不会羞于开口,我也一样。
无论爱情或是婚姻都一样,总会有些免不了的摩擦, 男人和女人的家庭、社会地位、工作职能各方面的不同都免不了要成为吵架的导火线,传统观念里的男主外女主内,在现代社会有时也常面临着挑战和动摇。俗语里有男左女右,那女左男右,行不行?... 这让我想起我外婆外公,结婚生活几十年,总是会闹些脾气,外婆经常做家事做烦了会冲外公发脾气,并发话以后家事有外公来做,她不再管。虽然不见外公有像那样说的家事都归他管,这样的嘟囔、这样的斗气斗了几十年,他们还是好好的在一起依赖着彼此。
讲到这部电影的主角,忍不住要讲之前听来的一个故事:有位妻子常年不吝惜地收藏丈夫喜爱的一位女明星的照片,并和丈夫一样喜欢她,因为妻子认为喜欢这个女明星的男人都是很有品位的...那这个故事里的女明星就是苏菲玛索。这部喜剧片里的苏菲玛索美丽至极(哪部电影里她不美呢?),按我的赞美该是风情万种,而这次饰演丈夫的男主角也是一位“熟脸”,就是演过谁主名花里嫉妒好友的囧男。
导演在最后安排了苏菲优雅地拿纱巾扑灭火苗的场景真是让人赞叹好美啊好美啊,而我同时也顺势在意了画面定格出字幕前导演打出的一句话:献给我的祖父母,他们相爱一辈子...写到最后,想起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因为无法理解,我们才能更多地交流,因为无法理解,我们才要专心倾听对方,我们不是因为互相理解才相爱的,就这样我们继续着...电影床的另一边,实实在在地摆给现代男女一道永远最古老又最时下的爱情真理:不管男左女右或是女左男右,相互理解,别让该有的爱情从我们身边不在意地流失才是最重要的。

床的另一边De l'autre cote du lit(2008)

又名:对换冤家 / Changing Sides

上映日期:2009-01-07片长:93分钟

主演:苏菲·玛索 丹尼·伯恩 Juliette Arnaud 安妮 

导演:帕斯卡莱·普扎杜 编剧:Pascale Pouzadoux/Grégoire Vigneron

床的另一边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