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角度,这部影片的立意是好的,但是从电影本身来讲还不够,没能引发大多数人的共鸣以及真正的去反思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冲撞中的何去何从,简言之就是不够深刻。此外,侗歌好像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三人合唱,让人惊奇的是它的多部和声和复合唱调,曾经西方国家认为中国没有这种唱法的,所以侗歌才会让世界惊奇。但是在影片中好像只是单一的把侗语唱的歌理解为侗歌。那观众可能就真的有一个疑惑了,乡村教师何不直接回乡教侗语呢?
当然影片中采取的对比的手法,需要观众自己去形成对比。在外放弃打工回乡教侗歌的月姣和一心想往外面世界走的青年人、唱流行音乐的弟弟和一心想教侗歌的姐姐、用唱侗歌赚钱的恋人和认为不能把侗歌当成赚钱工具的奶奶……对比足够了,但是少了点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就是这项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吸引力的展现。影片中如果能更突出侗歌的重要性就好了,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如果不会唱侗歌,我们还是侗族吗?’这样简单的发问。
当前的形式下,越来越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不到发展,即使有发展,也是沦为了赚钱的工具,表演给来往游客看的把戏,逐渐发生了异化。当然,发展旅游业的确也是发展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是需要保护,有很多没法用来当成赚钱工具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又该怎么办呢,除了国家设立各种各样的基金奖项,非遗等等,其实更需要的是,本民族的人能够有民族自豪感,能够自觉和骄傲的去传承自己的本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