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02-23

无忧无虑:找乐子找到郁闷

无论怎么说,看电影还是为了娱乐。为了不被看电影这件纯属休闲时期“找乐子”的活动郁闷到,看之前做点功课显然是必要的。这有如下好处:

A. 找到合适自己的电影
B. 找到合适的心情来看电影
C. 找到合适的心态来看影片
D. 看得懂电影

看Happy-Go-Lucky之前,我以为我做足了准备工作。我抱着一种这样的心态:

A. 可能比较深刻,但至少,这是部喜剧——找乐子的电影。
B. 英国电影,应该意味着可爱的不列颠腔调,一点点痞子气,外加英国式的自我调侃。
C. 关于对生活态度的探讨,在淡淡的幽默之中,立意深刻,却带给人希望。

但是我承认我错了, 这部电影整个是郁闷心情的集中营——那些细微却激烈的情感冲突针针刺人心底,你努力强忍着痛,等待一次温情的回应,结果却得到更深的一次刺痛。直到最后你看见Poppy对教练说:“Let's have a talk”,你稍稍燃起一点希望,觉得终于还是把人的语言沟通能力作为最终解决方案提出来了,结果你等到的是简短的“就此结束”的告白。

我的感觉是:在我看电影的心情被蹂躏到最低潮正等待导演伟大的救赎的时候,导演嘲弄似的来一句:我就是想看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已。

整部电影的核心在于生活的态度——无论你面临什么,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你不能改变事情发生与否,但是你可以改变面对它的心态——如果世界本无善恶好坏之分,那么何尝不对它一笑了之呢?

这是很适合在平淡的生活中反映的主题,主角的选择很有戏剧性:从很多角度来看Poppy的生活平淡无奇,甚至有几分落魄,生活中不如意之事想来确实很多。但是她选择了用快乐的心态来面对,这使得她那并不充裕的生活中也显得丰富,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乐趣。

但是,电影失败的悖论在于它没有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快乐的人永远要尝试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别人,特别是在屡屡不成功的情况下还要屡屡尝试,甚至最后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她凭什么要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不爽?她是耶稣基督在“以我的身体代你赎罪”?还是她压根就是精神受虐狂和神经病?至少我没有看见解释。

即使,Poppy姑娘是天使转世,但是上帝怎么会派这样一个简单到几乎只能用白痴来形容的天使来拯救我们冷漠的自私主意和世界观?如果你是教练,你学院在第三次正式上路就在大街上跟你开松开方向盘的玩笑你笑得出?我会议正言辞的说:“你丫NC了吧!?!”Poppy的过分弱智,让本来要以社会冷漠来反衬生活热情的桥段变了味,我想不少人倒会由衷升起一股对这个根本不知道理解和尊重的傻大姐的厌恶之情。“老子就是天生闷骚,惹到你哪根头发了!?!”

而除了笑,大笑,痴笑,傻笑,我们难道就没有任何别的沟通方式吗?纵观全剧,你能数出几句正常的一问一答对得上号的交流?要不就是把别人的话换个方式重复一遍,要不就是干脆你说牛头我对马嘴,最绝的是那个结巴乞丐,磕磕巴巴了半天,老天都不知道他说什么,然后煞有介事的来一句“Do you know?”就看见Poppy头点地跟鸡啄米似的。我要大吼一声“我靠!《人类理解论》还tm是英国人写的呢!”

电影让我们看见,那个最热爱生活的人是个其实十分善良的NC。她毫无表达和沟通能力,生活一蹋糊涂,却还想尽办法不畏艰辛不辞劳苦的想通过她那些毫无智慧的无聊的甚至在某些场合彻底不合时宜的拙劣的玩笑让人重拾快乐感。结果她的所有努力当然都没有回报甚至适得其反。

当然,Poppy的表演依然非常成功,她的笑有时有点显得智商不高,却并不做作,她的改变别人的努力表现的很清晰,只是剧本让她永远也踩不到点子上。而电影的节奏也不缓慢,没有多余的内容,线索还是清晰的。我几乎不认为上述不成功的悖论是导演或编剧的失误,我倒认为这是导演纯粹的嘲弄和恶意。

但我不得不说,导演成功了,我被彻底击败了。我目不转睛的看完电影,沮丧的一塌糊涂,心情一片阴霾。

无忧无虑Happy-Go-Lucky(2008)

又名:快乐小小姐(港) / 快乐常在

上映日期:2008-04-18(英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莎莉·霍金斯 艾略特·科万 阿丽科西丝·泽格曼 安德丽娅·赖 

导演:迈克·李 编剧:迈克·李 Mike Leigh

无忧无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