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西去新疆出差。同事有好文化者,半夜乘了慢车跑去甘肃看月牙湖和鸣沙山,当然也少不了莫高窟。
我没有这样的狂热爱好,也是懒,再是逛博物馆什么的,总是草草过一遍场子,走马观花,基本上什么也记不住,一脸茫然地出来。这一错过,怕是这辈子也没机会去了。
看看书,像这样看看纪录片,似乎更适合自己的性子。
只是没想到,居然是日本人拍的。画面清晰,还有许多没开放的地方也看了——这样看也有这样看的好处,虽然可能比不上实地。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公元366年,有僧人路经此山,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之地。
本片讲述了下列各窟。

57窟:美人窟, 掌托莲花的菩萨,思惟菩萨,南墙之“树下说法图”用晕染法。


220窟:问答之图,维摩经变图:维摩与文殊问答。


322窟:7佛像中,菩萨的头发编法来自西域;微笑的天王,是边疆将军的样子;天花板的千佛;来自西域的珍稀水果,被当作多产和富裕的象征出现在壁画上,如藻井四角的石榴纹和葡萄纹,中央则是象征平安的水莲纹。


16窟:暗藏的小房间里发现了敦煌文书,其中有粟特语的书信,贸易状况:运送胡椒,在楼兰买入绢,同时传播信息。


158窟:涅槃佛,全长15米有余,头枕折叠整齐的袈裟,神情安详,好似说法后的假寐。身下是印度末罗族的演奏和起舞。脚底是前来哀悼的诸国之王,有的用伤害自己的方法表达悲痛。


194号窟:九尊佛,包括菩萨、天王、力士。天王中,四方之中守护南方的增长天、北方的多闻天(仿照蕃将形象)。力士像肌肉雄浑,充满力量。菩萨依唐代美人形象雕成,衣服是当时京城流行的式样,各式各样的发髻。


45窟:7佛像,都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像。其中一尊菩萨像,号称“美人菩萨”,理想化的女性之美。


96窟:九层楼,北大佛,仅有的四座石胎塑像之一。大概是则天武后下令建造。


日本正仓院收藏的法器和起源于印度的五弦琵琶。


220窟:北壁是描绘药师如来居住的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经变图。有胡旋舞,伎乐天们演奏净土的韶音乐,其中出现了萧、竖笛、腰鼓,也有五弦琵琶。


220窟:南壁的阿弥陀经变图,阿弥陀持手结印讲述经法,色调保存完好。莲花满地的净土。


332窟:莲花与佛,东壁的阿弥陀三尊五十菩萨图,便是西方净土世界。周围是五十位莲华化生,是在极乐净土莲花上转生的人们,姿态各异,有婴儿的形象,有在透明花蕾中端坐的人。


321窟:顶部壁画大量使用青金石颜料,呈现出一片艳丽的湛蓝。阿弥陀佛来迎图:衔着花枝的鸟,飞天,以随意的姿态站立的菩萨,来迎接生前积有功德的前往净土的人。


172窟:左右石壁的两幅极乐净土图,代表盛唐时代巅峰之作。南壁观无量寿经变图,运用了名为“三远”新技法:仰视、平视和俯瞰,远早于西方的透视法。南壁的十六观,描绘十六种看到净土的方法。基于此,日本建了自己的阿弥陀堂。北壁是另一幅观无量寿经变图,伎天乐表现出力量感,莫高窟里唯一一幅表现极乐世界鸟类之舞,鸟身人首的迦陵频伽在吹横笛,印度传说中的共命鸟:给别人活路,就等于给自己活路。


321窟:十轮经变图。末法时代,在混乱的时代即将到来前,聆听佛的教诲的众僧。以僧侣的形象出现在人间的地藏菩萨,手持宝珠,传说中就是来末法世界拯救众生的。


205窟:佛像多数为后来的伊斯兰教徒所毁。天王塑像以吐蕃将军为原型塑成,因为当时处于吐蕃统治敦煌期间。


159窟:维摩经变图,在注视问答的人们中出现身着藏族正装的吐蕃王,有吐蕃宫廷的风貌。




敦煌莫高窟 美の全貌·上篇·重现大唐帝国的辉煌(2008)

上映日期:2008片长:108分钟

主演:佐藤浩市 古野晶子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