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01-23

门:李少红的大网

《门》和《穆赫兰道》一样,是需要看一遍以上的电影。这部电影的结构非常巧妙,回忆和妄想的穿插,完整地展现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看完一遍的感觉是,现实和幻象的区分似乎做得不够好,要再分开一点就好了。解密的好奇心驱使我再看第二遍。
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惊叹导演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其实独具匠心。比如蒋中天幻想着女友和洪原在14号别墅里的奸情,欲上楼梯时楼梯都是用编草铺满的——哪里会有人用编草铺满楼梯?这是导演暗暗给观众提的醒:以下是妄想。然后进了房间,也是编草铺满地板——此处暗示这间房间是满布着文馨的味道的房间——更可能是蒋中天杀死文馨的地方。蒋中天由于在此处杀死了文馨,内心过分内疚,把杀死的对象幻想成洪原——“因为洪原是罪有应得,是他勾引文馨在先,我不过是替天行道罢了!”——这是蒋中天本人的逻辑。可以参考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对造梦的四种工序的分析:
* 凝缩:将几种隐含意思用一种象征表现出来。
* 转移:把某种情绪由原来的对象转移到其他可接受的替代物上,一些次要的部分“反客为主”,取代原来强烈的情感色彩。
* 象征化:用具体可见的东西代替抽象的思想。
* 润饰:醒来后,把梦中乱七八糟的材料条理化,以掩藏真相。
类似比较精彩的细节当属争议最多的那场蒋中天和李作文的飚车戏了。说实话我觉得这幕戏拍得真不错,那种疯狂地迫压着人心的扭曲,面部表情的狰狞,真枪实弹的肉搏戏加没有运用电脑特效的临场感,看得我心都一紧一紧的。片中李作文反复地恶狠狠地说,“我从不戴别人戴过的帽子,你懂吗?”第一次看的时候以为这句话有什么象征意义,影射了李作文真的和文馨有一腿,而蒋中天是无辜的;可这句话找不到任何与情节有关联的地方,电影布局的巧妙让我不愿相信这只是一句为了烘托气氛的矫情台词。第二遍的时候才注意到李作文和蒋中天初次见面的对话,李作文忙着和蒋中天套近乎,反复着说自己是清白的,中间第一次出现了“我从不戴别人戴过的帽子”,却恰好被蒋中天喋喋不休式怨愤的心理自白给盖住了——此处证实”我从不戴别人戴过的帽子“这句话没有任何内涵意义,只是用来昭显李作文和蒋中天之后的飚车戏是李作文脑海里的臆想,是剧情的一个小小锲子,也是李少红给观众的小小暗示,或许亦是蒋中天本人潜意识里的嫁接处和发散点,是之后一系列助波推澜的幻象的主因。
以上两点是我颇为欣赏的伏笔。之后更多巧妙的安排就不用我赘述了,豆瓣上一些中肯的评论,分析得十分在理。而譬如卡车撞倒蒋中天的镜头二次出现等一些插曲,说明整部电影很可能是蒋中天最后被撞飞时,在天空悬空的瞬间,回忆与妄想的再度编织罢了。如果唯一的现在时是蒋中天被撞飞的霎那,而那一瞬的真实竟也被李少红处理得如此不真实、如梦似幻,反而幻境被编排得井井有条一本正经,此处绝佳的对称关系让我意识到第一遍的观后感“现实和幻象的区分做得不够好”实为误解了导演意图,既然片中的真实只是最后被撞飞的几秒,前面那些幻境还要那么明显地区分干嘛?毕竟回忆也是幻象的一种嘛!——只能教人不禁折服于李少红的驾驭功力了。
语末,再次对观众的盲从心理感到莫名其妙,搜索了一番关于此片的资料,看到的是对《门》千篇一律的贬低和辱骂,不带偏见地静心观赏并享受编织幻觉与梦境过程的观众却寥寥无几。看来想让这样有深度的心理电影叫座又叫好,必须借鉴尼采在“一本为所有人又不为任何人所写的书”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所言,辞藻必须华丽;所以电影用色必须像偶像剧那样华美,再安插几个港台偶像跑过场,然后观众才会叫好,虽然他们很可能根本没看懂。


-----------------------------------------------------------------------------------------------------------
附上原著作者周德东的评论: 《向李少红致敬》

尽管电影院的电子屏幕上,热情洋溢地打出了“欢迎《门》作者、著名恐怖小说家周德东光临”字样,其实我并不是以原著的身份,甚至不是以一个恐怖小说家的身份去看《门》的,而仅仅是一个普通观众。
    我和李少红只见过一面——2004年我们坐在咖啡馆里谈小说《三岔口》的电影改编权,大约两三个小时,之后各忙各的。直到2007年1月18日《门》首映,我接到李少红方面的电话,邀请我参加《门》的电影首映式和新闻发布会,我没有去。
    这一天,我请我的单位——《青年文摘》杂志社60余人来到北京华星影院观看了《门》。
    老实说,最初我是以批判的心态去看《门》的。我是一个“恐怖制造者”,一直在抱怨中国的恐怖电影不争气,正摩拳擦掌,准备自己上阵导演一部恐怖电影。然而,李少红给了我一个意外。
    《门》是给有层次的观众看的。
    把它称为商业片似乎不准确,它其实是一部文艺片。商业电影必须是一个通俗的故事。正像周德东不能容忍自己去写浅薄的鬼故事吓人一样,李少红似乎也不能容忍自己用胶片讲一个迎合大众的通俗故事,依靠音响和画面把人吓得浑身冒冷汗,然后口口相传,带来票房上涨。正如当下某些电影,唯一的功能就是把广大观众逗得哈哈傻乐,于是红遍全中国。
    李少红在认真地拍一部作品。《门》讲述一个男人因为爱杀死了自己的女友,并把她埋葬在墙壁中。叙事方式很新奇。尽管创新是有风险的,尽管高级的作品往往曲高和寡,不会带来商业上的更大收益,但是她无法使自己低级下来。
    因此,我向李少红致敬。
    很多评论总是把我的原著当成《门》的一个坐标,我觉得毫无必要。实际上,电影《门》和小说《三岔口》相比,已经面目全非。我们应该抛开原著的牵绊,把《门》当作一个独立的作品去评议。我喜欢《门》里的魔幻手法,有些地方省略了必要的交代和承转,很跳跃。观完全片,实际上它的内容很现实,逻辑很紧密。整个电影体现了李少红的唯美和抒情气质。
    另外,近期看了几个“大导演”的电影之后,我十分失望,他们除了抖搂宫廷那点艳事,就无能干点别的了。一律形式大于内容。李少红给我们带来了新东西。至少《门》讲了一个现代故事,而且是一部另类的惊悚题材。
    我喜欢搞点新意思。
    还要提一句,陈坤在《门》里的表演很出色。
    从通俗意义上讲,《门》似乎不够恐怖。李少红的力道没有全部用在恐怖上,她在描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悬疑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过,只要仔细品咂这扇《门》,就会感到骨髓发冷。因为,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2007)

又名:阴阳界 / The Door

上映日期:2007-01-18(中国大陆)片长:92分钟

主演:陈坤 杨幂 黄觉 林雨申 

导演:李少红 编剧:李少红 Shaohong Li/孙维宁/杨江

门的影评

飞猫
飞猫 • ...
乌子鸦
乌子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