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张震的吴清源,活脱脱张国荣的程蝶衣。

可惜,张震不是张国荣;吴清源也不是程蝶衣。

简单的说,吴清源是棋疯子,程蝶衣是戏疯子。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信仰,世外红尘,终究归自媚。所谓吴清源做汉奸,与程蝶衣为日本人唱戏是一样的。只是略略看来,吴清源这辈子终究功业修得百年,情与棋俱佳;而程蝶衣免不了横刀对霸王,泪洒苍茫天。这却又是为何了?

简单了说,吴清源一生执着于围棋,但信仰却并不在棋。他的信仰,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中庸之道”。然而,他这一生,何尝真的中庸过?1937年中日开战,他执意加入日本国籍,甚至亲自到上海慰劳日军,还在给日军的信中说“不要虐待中国人”。这种种的行为,哪里像一个华夏子民?倒像是一个日本的人道主义者。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剥夺了吴清源的日本国籍,重新给予他中华民国国籍。然而吴清源非常不满意,在七十年代终究还是第二次加入日本国籍。这种行为,成为了他在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污点。

其实,在我看来,这倒不是什么污点。我本人亦不是民族主义者。所以倒也能理解他。只是我并不认为他的行径是中庸的信仰使然。吴清源一生所追求的只是一点:内心的平静、信仰的安宁。但他又不把这种平静和安宁全然寄托在围棋上。倘若围棋能带给他信仰般的平静,那他也就成不了围棋中的神人了。他的信仰在围棋之外,在世间的凡俗之中,在一针一线、一饭一茶、一男一女之中。而这些,他在中国的土地上找不到,反而在日本的风土人情中找得到。所以,他就如周作人附逆一般,把东瀛的岛国风俗当作了华夏的日月山河。 吴清源的平静和安宁,其实只在日本人对他的恭敬与尊重、爱戴与崇拜中。

华夏智慧深如东海,越深入内心越难以把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有礼仪之表并非真的礼仪之邦;但无礼仪之表,则真是夷狄。华夏中土,如今礼崩乐坏,人与人皆如寇仇,绝对称不上礼仪之邦。然日本以岛民之心,亦空得礼仪之表,不是礼仪之邦。礼乐的大道,如今尚在空中楼阁。吴清源、周作人差矣。

电影《吴清源》,田壮壮穷数年之功拍摄,毁誉参半。毁者大抵认为其为汉奸立传,这一点我不认可,亦毋庸赘述。而誉者,大抵认为此片专注于吴清源内心,可堪欣赏。我认为,尽管田导演刻画内心入木三分,然神秘有余,深刻不足。不过,张震之气质颇令我倾倒。我早习惯了与人俯仰、与世俯仰,反而压抑内心真实,所以看到张震所饰之吴清源,觉得分外有触感。

所以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吴清源,晚景平静,实属难得。想起周作人被红卫兵活活打死,真是天上地下了。吴清源,平静的一生,也是喜剧的一生。

而程蝶衣则毋宁是悲剧了。这虽然是一个杜撰的角色,然无人会认为此乃杜撰之人生。程蝶衣的大错,就在于把毕生之信仰寄托于戏上。戏外无人生、无信仰、无爱憎。这种人生,也忒单薄了些!于是他只能当戏中人,演出这悲今悼古的霸王别姬。

楚霸王不爱虞姬了,且不论这是戏中还是戏外,一概都没有活下去的必要了。于是戏外的人悬梁,戏里的人自刎。人生信仰破灭,这样的结局并不见得凄凉。只是在我等看来,终究算是一场悲剧罢。

于是,信仰寄托在哪里,成为了大千世界里凡人最紧要的问题。倘若不小心执着了,也只有程蝶衣的路可以走。这又是何苦了呢?

我喜爱张国荣,亦总觉冥冥中与他有关。我与他同月同日生,大抵会有这种莫名的情感吧,然而终不敢把信仰寄托于一件什物上。悲哉悲哉,悲之大矣。



旧文贴:已刊于《看电影》2009年三月第6期

吴清源(2006)

又名:呉清源 極みの棋譜 / The Go Master

上映日期:2007-05-24片长:104分钟

主演:张震 张艾嘉 李雪健 柄本明 伊藤步 

导演:田壮壮 编剧:阿城/邹静之

吴清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