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03-17

徽娘宛心:古代的基层

古代中国的宗族是专制政权的基本单位,是一套稳定的民众自治系统,形成社会的基础。同姓且聚居的群体成为宗族,选本宗公认最德高望重的长者(乡绅)为族长,且有一套区别于官府的规则,称为族规,族规的核心是儒家的一整套思想,指导祭祀、婚丧、审判等。对行为不端者(欺瞒、私通、忤逆等)可以私设公堂,限制人身自由,甚至生杀予夺。一般会召集全族人于宗祠(祠堂)内,讨论罪行,族长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有罪之人会认为自己毫无颜面,乃至自裁或他裁(家人帮助),而其他人引以为戒。对于本族中功名显赫者、贞洁烈女予以表彰,家人会得到尊敬和优待。宗族的核心是儒教和父权(男权),父权是对“君臣父子”等级秩序的严苛要求,决不允许有一步的僭越,这才符合儒教的要求,“忠孝合一”,否则就是不忠不孝。俗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的是古代人以没有后代为耻辱,主要是无子,无子则祭祀绝,无子则姓氏没,这是源于对动物性繁衍和道德性传宗的深刻担忧。遂男子有三妻四妾的理由,甚至原配会支持丈夫拥有偏房。对于妇孺也有另一番要求,孩子有功名要求,到了学龄的孩童会在宗祠里开蒙学习,熟记四书五经,这些正经书籍会成为指导他们成年后做事的准则,并使它们时刻处在祖宗灵位之下,有一种无形的监督作用,以念“光宗耀祖”。妇女亦有妇道遵守,且对其行为有极多的要求,概括为“三从四德”,行为稍有不端,夫可休之,休妻条件有七:不顺父母、 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七者有其一即可休之。为此妇女在出嫁之前会时刻端正自己的行为,缠小脚,学女红,并由其母监督,俟成为婆婆之后,也会用自己的一套标准要求儿媳妇。在宗族中,各个小单位的家庭里,嫡长子对于名位和财产有有限继承权,其余众子不得觊觎。此为嫡长子继承制,他是宗族制度(宗法制度)的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宗族的一系列制度可以伸延到治理国家,是一个家天下的局面,“以孝治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古代人认为严格执行制度中的每一项,就能天下太平,社会稳定。乡村和城市会稍有不同,城市里等级严密,乡村则属于松散的组合,乡村的绝大多数人的身份是农民,宗族一般不会介入家庭事务,除非是情况重大,因为农村里生产压倒一切,最主要的任务是温饱,所以对于繁杂的人身限制和要求则松散的多。这一切延续了2000多年,可谓根深蒂固,但这一切在49年之后被深深地改变了,政权的力量开始介入基层组织,指导和控制每一个家庭单位的每一个人的行为。先是铲除了宗族制度赖以生存的乡绅地主,他们是宗族制度的严格的守卫者和既得利益者,辅之以一定强度的暴力手段。使旧有的基层组织连根拔起,建立了新的完全不同的基层组织,即城市的居委会和乡村的村委会,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惩戒机制,这样一个个嘹亮的口号和一次次全国性的运动在基层深入开展才成为可能。但30年后一切又翻回来了。。。
在看了一些古装剧(《大宋提刑官》、《徽娘宛心》等)和小说(《红楼梦》、《三言二拍》、《白鹿原》、《妻妾成群》等)之后的感悟,觉得社会力量无所不在而且深不可测。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而是依靠它。至于改变它,则无解。

徽娘宛心(2006)

主演:刘晓庆 李冰冰 李宗翰 邓萃雯 朱雨辰 林好 金沛辰 何佳怡 

导演:陈烈 编剧:潘晔 Ye Pan/刘觅滢 Miying Liu/舒心 Xin 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