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aron
五星可能夸张了点,但值四星半。事实上前三分之一过去了,我心目中还是三星:故事平庸,仿佛《圣母在上》和《利兹与青鸟》的俗套混合。
但紧接着就剧情起飞,渐入佳境,逐步展露出创作者完整的构思:一种非常古典乐、非常京阿尼的三段式对称结构。明明一个很简单的关于写信送信的故事,一个女主帮完姐姐帮妹妹的故事,但因为这种对仗似主题的精妙构思而大放异彩。
这个主题一言蔽之,不是消极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积极的“我要将我曾受过的善意对待传递给他人”,或者,“我要极力帮助他人避免我所受过的痛苦”。
正是这种更积极的伦理学取向在这一被大战(the Great War)摧残也即人与人刚经历过疯狂厮杀后的架空世界的某个角落,又缔造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微型乌托邦。在艾米那里,它的名字叫“复仇”;在泰勒那里,它的化身是“邮递员”;而在薇尔莉特那里,它的使命是“书信人偶”。
三个人,从同一观念出发,编织出两两交会的三条叙事线。而这个三角关系是白学的反题(antithesis).
这些就使得本片虽然在结构上与《利兹与青鸟》有相似之处,但旨趣却大不一样。它不是对青少年时代某种非常真实的细腻生命经验的摄影式记录,而是对生活更理想化的塑造,更接近——如果不考虑动画风格要素——《水星领航员》或《请问今天您要来点兔子吗》。
但另方面它又比后者典型芳文社废萌漫作品多出了京都特有的现实观照性:对科技层面蒸汽向电力时代过渡的生动描摹,对随着生产力进步国民道德心理层面亦发生变化(比如开始接受女性婚后也可以工作的观念)的准确捕捉,等等。
音乐是极大的加分项。尽管如此恢宏的作曲相对稍显单薄的剧情略微浮夸——事实上可能更适合《你名》这种融入幻想元素大开大阖的作品——但显然京都不愿放弃这一在操纵观众情绪方面已然用到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催泪弹。
总起来说,同样是基本可以脱离TV动画独立成篇的衍生番外剧场版,我对本片的评价要低于《利兹与青鸟》,但还是高于预期、喜出望外。本来以为没几个人会去看的高度粉丝向作品,结果影院里居然有一票人直到放完staff列表才依依不舍地离去。那种心情,大约与我一样,是目睹京阿尼大劫之后凤凰涅槃,literally rising from the ashes, 而异常感奋吧。
Jan 12,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