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7-03-28

莫莉与莎莎:军装下的少女

以色列电影《莫莉与莎莎》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家庭背景、性格气质、生活环境迥异的两名少女在军营中相识并成为拍档,在经历了种种的矛盾、误会、波折之后终冰释前嫌,成为了好友。影片的内涵似乎要比它的情节来得丰富一些。
我脑中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影片最后的一个镜头:Samder驾驶着摩托,后座上坐着的是Mirit,她们头上顶着钢盔,漫无目的地游走在城市的大街上,脸上写着的都是青春的迷惘与无助。这是一个长镜头,两人身旁隐约可见的景物在不断地变换更迭着,很长的一段距离,镜头却始终只是对着她们的脸部,给了一个特写,她们就只是沉默着,不发一言,任凭迎面吹拂的风吹乱了她们的发和脸庞,却也面无表情,也没有交谈没有言语……影片的最后,就定格在了她们骑着摩托的那个瞬间。看完片子以后我才发现,原来电影的海报和封套也用的是这个两个小女生戴着头盔骑着摩托的画面。那个场景里,她们都穿着戎装,但你却丝毫看不出来现役士兵的样子,只是单纯地觉得这是两个小姑娘,有点迷茫有点忧郁有点不知所措。她们的表情酷酷的,但可以想见她们那时一定不快乐。她们都还只是十八岁的孩子,谁又能对着两个刚刚步入成年世界的孩子说什么呢?
在以色列,不论男女但凡年满十八周岁都要进入军营服役,役期一般二至三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施行全民强制兵役制度的国家。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你的意愿如何,只要你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公民,你就必须进军营服役。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人挺能打仗的,可对那些真正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来说,特别是他们国家的女性而言,这未尝不是残酷的。才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花儿一般的年华,却要与那毫无情调可言,毫无生气可言的军装绿终日为伴,忍受着乏味缺乏安全感的生活,对她们来说,未来是什么,前途又在哪里?一切都看起来都不那么乐观。而她们的榜样,那些比她们年龄大的老兵,要么精神崩溃行为出格被送进了监狱;要么退了役却再也无法治愈自己心灵的创伤而远离这个国家再也不要回来……仿佛这就是她们的未来。军队,对她们而言也就意味着地狱。
Samder和Mirit每天执行的任务在我看来非常地像我们这儿人民警察每天干的工作,比如巡逻啦,出入境检查啦,等等的事情都好象不那么难办,不用上前线,不用当炮灰。但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处在战火纷扰中的多事的国家,还要提防恐怖主义,在这样的国家当警察巡逻戒备其实也不是什么轻松的活,相反危险系数倒是居高不下,随时都可能为国捐躯了。唯一可能有点意思的是,她们的当兵也是有上班下班的,每天一早报到,傍晚收工,还有工资什么的,并不是严格的军事化封闭管理,也就是说,她们每天至少还有一点点的私人空间私人时间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这也是可怜的小小的自由。这点小小的自由和她们失去的青春,失去的价值观,失去的人生目标比起来,实在是太过地微不足道了。
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无休无止地盯着面前出现的任何一个阿拉伯人或者伊斯兰教徒(而不仅仅只是可疑人员,因为她们的长官认为,每一个阿拉伯裔都是可疑的恐怖分子),检查他们的证件,做详细的情况登记;或者在边境的检查站的小隔间里,对面前的阿拉伯妇女进行严格的搜身,不放过她们任何细小的随身物品,甚至于食物,都不允许带入以色列境内。每当面对那些怨毒的目光的时候,我作为观众也是不寒而栗,可她们要无数次地经历这样的场景。不仅如此,她们还要忍受本国公民的抱怨,他们觉得军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安全感。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幸福又在哪里呢?
Samder和Mirit真的都只是孩子。当Mirit的父母早上开车送她去兵营的时候,她执意不肯在兵营的门口下车因为怕被她的同事们看见而嘲笑她那么大了还要父母送;Samder执意要那个Mirit一见倾心的男子跟她去兵营看望Mirit仅仅只是因为Mirit暗恋着他而根本不管那个男人从来都不认识Mirit且还有妻室;她们在大街上遇到不肯交出证件的男性无可奈何,当他被周围路过的一群男人暴打的时候也依然无可奈何……她们每天在应付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对她们而言,最可宝贵的或许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在那样的制度下她们最终接纳了彼此,总算在一大堆晦暗无边繁杂糟糕的事件中看到了一点点的光明的希望。虽然,这个希望是那样的微弱,和她们周围的那种种黑色比起来是如此渺小如此似有若无——
人道主义者常说,战争应该让妇女和儿童走开。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最乱的中东,我们确看不到一点这样的人道主义。

莫莉与莎莎קרוב לבית(2005)

又名:Karov La Bayit / Close to Home

上映日期:2006-03-16片长:98分钟

主演:Neama Shendar Smadar Sayar 

导演:Vardit Bilu Dalia Hager 编剧:Vardit Bilu/Dalia H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