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不是吹的,而是一头牛一天一天长大,忍受鞭打和烙铁,最后被杀得来的。
身高不是抻的,而是随着岁月的流失,生活的磨砺,天长地久水滴石穿长成的。
这是生活中最普通的道理,普通到像粘在纱窗上的灰尘一样被我们渐渐忘记,直到它遮挡住了阳光时我们才会想起。

电影《牛皮》所讲述的就是这样普通的一个故事。北京某个角落里的一家三口外带一只猫,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过着日子。靠做牛皮制品为生的父亲因为不肯打折而面临经营的困境。身材矮小的女儿想长高一点却总是不得其法。《牛皮》却凭着如此简单的故事打动观众,也打动了若干国际奖项的评委。
比起之前所看到的不少八零后导演的实验性作品,这部作品称得上精巧和富有诚意。

首先说它的精巧,《牛皮》全片长110分钟,却仅用了23个场景,而所有的场景都是固定机位的。我无法从技术上分析固定机位的妙处,但可以从感官上描述影子外面的人面对固定机位的感受。固定机位使你的视角非常的有限,你要任凭很多发生在镜头外的故事仅仅存在与你的猜测。
第一次让我有惊艳之感的是固定机位的妙用是本片的第二个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摄像机始终朝向桌面,父女间的对话在继续,但我们的视线不能从桌面移开,这使我们错觉仿佛在听一出广播剧。直到最后随着机械的摩擦声,那红色的打印纸从画面中穿过,我们才真正明白了刚才父女在讨论什么。
这种手法使得我们的视角更接近真实生活中的视角,而不是上帝的全知。因此那种纪录片的“潜水钟”的感觉尤为突出——尽管这实际并上不是一部纪录片。
大部分时候,观众会忘掉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这一归功于拍摄对象是导演兼编剧兼摄像的真实的家和一家三口,外加一只猫,以及故事的平实和生活气息。那真实的破旧和凌乱以及亲人之间的默契是人工设计和演技难以模拟的。作为非专业的演员,父母的角色在故事中的表演更多的本色而非大张大合。唯一一个让我觉得有点儿过的情节是父亲把打折的广告撕掉后扔向空中。这样过于符号化和夸张的设计在整体的色调中有微妙的违和感,私以为以父亲默默地撕掉广告缓慢的瘫坐在沙发上戛然而止为这个场景即可。

再说《牛皮》的诚意。其实八零后的新锐导演们的作品中大多并不缺乏对艺术的诚意,因为年轻的他们的确把艺术当作恋人一样的仰慕和追求。
但是,《牛皮》的厚重在于它更多的承载了对一所即将被拆掉的破旧房子,一种关乎尊严的卑微职业,对父母,对记忆,以及对生活的诚意。老房子,负债的家庭,每天无数次从门前经过的火车,这些都是刘伽茵生活了二十多年每天所见所闻的私人化记忆。
不难看出,对于这些刘伽茵所持的是一种严肃的态度。她用心的体悟生活,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就像长高,一天一天似乎看不出变化,春去冬来经年日久才发现原来岁月也曾经在自己的身上流过。

牛皮(2005)

又名:Oxhide

上映日期:2005-02-13片长:110分钟

主演:刘伽茵 刘在平 贾惠芬 

导演:刘伽茵 编剧:刘伽茵 Jiayi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