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说电影本身吧。
其实让我来评价这部电影本身是不太够格的,我只找到了阿拉伯语版,连英文字幕都没有,也懒得继续找了。只能看着电影画面,比着主角脸上的表情,再结合豆瓣上的简介,才能把剧情看个大概。不过好在电影剧情本身并不复杂, 台词量不多,豆瓣的剧情简介完全足以概括全片。
住在喀布尔的三名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阿富汗女性即将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巨大危机:哈瓦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孕妇,由于在家承担繁重的劳动而担心腹中胎儿不保;受过教育的电视新闻记者玛里亚姆即将与不忠的丈夫离婚,却发现自己怀孕了;18岁的阿伊莎接受家长的安排,准备嫁给她的表哥,因为她的男友在得知她怀孕后就不见了踪影。
电影就是很粗暴的按时间分割成了三段,第一段讲一个可怜的孕妇,第二段讲一个被渣男伤害的记者/主持人,第三段讲一个被包办婚姻的女人。三段叙事彼此分割,并无关联,只是在电影结尾三位主角才在医院碰面,没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或者是我不懂阿拉伯语看不出来),剧情结构、逻辑性、可信度不是很好。
不过电影的情绪渲染做的挺到位的,镜头语言还可以。构图,光影变化,明暗对比,都很能反应角色的心境。非常擅长用特定的场景唤起人们的共同认知,比如三个女主(好像是三个都有,至少有两个)都有在朦胧的遮挡背后换上或取下头巾的镜头,大概是今天在宣扬的穿衣自由、和对非基督教的宗教的反抗吧。在第二位主角那部分,甚至直接出现了“We Can Do It”等众多美国女权元素的图片。虽然十分突兀,但至少影片明确它自己在争取女性权益。
这种文笔漂亮却言之无物的电影,实在是很容易让人想起《金刚川》。剧组不知道他要反映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只是拿到了一个命题,便硬是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往这个主题上硬凑,像极了写高考命题作文的我。(不,其实你能看出来我的文笔并不漂亮。)
这种电影拍摄手法,按我的印象,应该算作伪纪录片。电影中的每一幕都是由剧本编写出来,但是剧本上的每一个字都反映着某方面的现实生活。在这一方面,电影算是非常切题了。影片名称是Hava, Maryam, Ayesha,阿拉伯语名根据谷歌翻译来看,也是三位主角的名字。影片中文名《喀布尔的女人们》我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但一定是绝妙的,因为影片讲述的事情只能在喀布尔——而不是阿富汗——发生,没有一个镜头从喀布尔切出去。
总而言之,能看出导演是专业的,但是内容还是太过单薄。这种单薄的来源可能是因为我看不懂阿拉伯语,不过根据她最近的言行来看,更有可能是她在刻意忽视着某些东西。
不过,好吧,到现在过来看这部电影的,又有几人只是过来看电影本身的呢?
我能想象出来有两拨人,一波人晒出本片导演的求助信,说我们绝不能相信带有严重恐怖主义倾向的塔利班,那里的女性、民生正在迎来末日,甚至极端一点的会批判我没有人性;另一波人则有可能追着前一波人批判,说导演就是“阿富汗方方”,哪有一点可信度,甚至过分一点的会说这种“阿奸”早已辜负了阿富汗人民,不配在阿富汗过上她曾经拥有的生活。按我的偏见,豆瓣上应该前者是主流,但现在、这里后者应该占多数。
我也是偏向后者的,不过在一些看法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
的确,阿富汗女性权益在塔利班过来之后,绝对比美国扶持的政府要弱上不少。因为塔利班带有的原教旨主义色彩,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表明自己对阿富汗女性的同情,的确没什么错。但是对于仅有3800万人口,文盲率在一半左右的阿富汗而言,导演能说出“阿富汗有900万女孩”在上学这种话,显然是没有一点可信度的。她的求助信,不过是为了博人眼球的自导自演而已。不过我丝毫不怀疑,如果她能从阿富汗逃出来的话,这样的求助信在将来能让她成为BBC之流的座上宾。如果逃不出来的话,她也绝对能成为一颗恶心塔利班当局的一枚棋子。如果该片导演以后真的这么做了(其实已经在做了),那么这种人,在我看来是不值得同情的,是可恨的。就算她真的早已自己骗过了自己,那也不值得同情。
我相信她影片中反映的问题在喀布尔,或者说阿富汗,都切切实实出现过。不过,这根本就不是重点。女性权益只是阿富汗人民遭受的苦难中,不值一提的一小点。
阿富汗前政府的经济基本就是靠美国打钱。现在美国走了,打了20年了仗,阿富汗人口从2000万增长到3800万,但是粮食产量还是仅够2000万人吃。如果美国不愿意提供粮食援助,就算塔利班主观上想摆脱恐怖主义的倾向,客观上它也很可能不得不倒向这个可怕的深渊,甚至重现当年红色高棉的惨剧我也不会意外。当然了,现在塔利班在首都的所作所为,其实还算可圈可点。期望他们能保持下去,不然后果真的是太可怕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美元撤走了,甚至粮食都不够吃,阿富汗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在这样一个靠体力说话的农业社会里,本就没有今天这样激进的女权的位置。就算是新中国算工分的时候,因为以体力劳动为主,女性的工分也少于男性。同工同酬的前提,是男性和女性的生产效率基本一致,女性较高的生产力基础是提升女性权益的基石。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才有资格说,怎样保护女性的权益,甚至于怎么给女性特别的照顾。
还有人对着喀布尔机场中亟待离开喀布尔的民众抱有同情,还有人说他们根本算不上阿富汗百姓,就是地主豪绅,是美帝的狗腿子,死无余辜。在我看来,这些人根本就不是阿富汗人,他们是没有美国国籍的美国人,是美国不想要的美国人。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可以造就一个人。他们20多年来在喀布尔,只是生活在美国营造的样板间里——像极了一百年前的上海租界——他们早就和阿富汗贫苦百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两者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也不可能互相理解。他们是可怜的,他们生活的基础是虚无缥缈的,只要美国军工联合体在这里挣够了钱,只要白宫决定他们不在阿富汗花钱,这些基础迟早会崩塌。他们是可怜的,他们吸了阿富汗贫苦大众多少血却往往又不自知。他们是可怜的,想让西方主流社会注意他们一眼,却只有在塔利班进入喀布尔时得到一丝关注。他们是可怜的,因为他们本不应经历过和阿富汗经济基础不相匹配的美好生活,甚至根本就不应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现在,塔利班接管了大部分政府。阿富汗总统带着美国人民的血汗钱跑了(的确是美国人民的血汗钱,因为阿富汗前政府没有能力收税,那些钱是美国给的),那些无法离开阿富汗的人的生活即将迎来巨大的变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丝毫不怀疑,即将到来变化在他们看来,就是对人权的侵犯,就是恐怖主义的弥漫。但是在我看来,只是一切回到了它应该的样子。这群可怜的人只是不得不回到他们早已忘却,甚至根本没有经历过的苦难生活罢了——当然,我也丝毫不怀疑,这种落差能杀人,而那些人,的确很可怜。
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可怜的人就大呼小叫,实在是有些偏颇。他们能得到人们的注意,不过是因为美国撤退时太过狼狈,而他们只不过是人们在哀叹灯塔的倒塌,或是嘲讽美帝的衰落时,顺便被看到了而已。就像这部影片,本来根本就没人关注,连中文资源都找不到。
世界上有更多的人值得我们去同情,还有更多人值得你去为之呼吁。在CDC建议给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人接种第三针的时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的人民,得不到哪怕一针疫苗的接种,以每天几万的速度死去。每10秒,就有一个这辈子注定与“免疫抑制疗法”这样高端且昂贵的词汇无缘的人死于新冠。在塔利班以和平姿态进入喀布尔的时候,非洲又有哪个地方在打着没完没了的仗。甚至于,阿富汗前政府的残党又要站出来,和塔利班来个你死我活。
那些富有冲击力的照片与文字,的确能让人感同身受,激起我们对阿富汗人民的同情。但在更广阔的范围上,还有更多冷冰冰无情的数字,在默默阐述着远比喀布尔机场悲惨的故事。如果厚此薄彼,那在我看来,你只是通过表达自己的同情来安慰自己的心,不是真正关心这些人的苦难。无情的数据是冰冷的,但它对所有人都公平。
又或者你打算真的给阿富汗人民捐一点钱,想帮助他们一把,我敬佩您。我只期望您捐的钱是在帮助阿富汗人民,而不是流入那些以此为明目敛财的骗子手里。
做好自己的事吧,能作为一个人,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
又名:Hava, Maryam, Ayesha
上映日期:2019-09-06(威尼斯电影节)片长:86分钟
主演:Arezoo Ariapoor Fereshta Afsha
导演:萨赫拉·卡里米 编剧:Sahraa Karimi/Sami Hasib Nabiz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