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1-25

慕尼黑:人性的善与恶

导演是矛盾的,整个事件的发展并不是以人性的善与恶运行的,在关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目标下,人性被牺牲被靠边了。不管是巴解还是摩萨德,最小单位都是个人,曾经都是普通老百姓,但为了各自的奋斗事业,都放弃了很多、牺牲了很多,但,任何放弃和牺牲是有限度的,家庭安全是个不可触及的底线,为了家庭安全可以对抗组织,甚至民族和国家。
片中说,西班牙埃塔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有家可回,实际也影射摩萨德的暗杀行动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们也有家可回,从而表明了对这种暗以牙还牙的反对态度,仇恨和杀戮将会延续一代又一代,永无休止。

导演是一名犹太人(好莱坞实际上的犹太人的天下),但却以中立者的态度来解读双方的争端和仇恨,虽然身处美国,却也摆脱不了种族身份带来的纠缠。

导演想阐明这样一种观点,恐怖分子不是天生的冷酷和无情,劫持以色列运动员的巴解的武装人员是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实施屠杀的,开枪时也会颤抖、犹豫和恐惧,因为他们也是人,也有人性。

二十世纪犹太人大屠杀,产生仇恨的应该是犹太人和德国人两个群体,但这两个都是绝顶聪明的种族却在时间轨道上握手言和了,因为,两个种族都承受不起继续相互仇恨结果,仇犹不是德国人独有的,所有基督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仇视犹太人,因为圣经这本书里说——耶稣基督是犹太人害死的。以色列如果选择继续仇恨德国人,势必将仇恨引向整个西方世界……,以色列人选择了接受道歉,只是改变了强硬的方向,德国人选择了道义上的屈服,但却不妨碍继续骨子里的德意志骄傲。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斗争实际上是整个基督教与伊斯兰的斗争延续,以色列就是现代版的十字军团,基督教在中东的据点,欧洲人很聪明,没有直接占领耶路撒冷,两千年来的直接占领都失败了,这次是用以色列对抗阿拉伯,但实际上却是基督与伊斯兰的对抗,以色列是被利用的棋子,而犹太人也乐得被利用,两千年的复国梦因这个契机被唤醒(在大航海和殖民时代,犹太人有足够的时间的空间在地球任何一个尚未开发的地方复国,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仇恨不止与这两方,而双方的后面是已斗争了两千多年的基督与伊斯兰,两种具有侵略性的宗教都缺乏足够的包容性,以巴双方都没有结束这场争斗的能力,也许这也注定了这场冲突只是历史的重演,在可以想象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冲突。

慕尼黑Munich(2005)

又名:慕尼黑惨案 / 复仇

上映日期:2005-12-23(美国)片长:164分钟

主演:艾瑞克·巴纳 丹尼尔·克雷格 塞伦·希德 马修·卡索维茨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托尼·库什纳 Tony Kushner/艾瑞克·罗斯 Eric Roth

慕尼黑的影评

异城
异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