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24小时:末路重生》,感觉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看到一种新的好莱坞动作片的玩法。所以有空了就打算搞一篇复盘的稿子,整理一下该片的操作。

2002年《谍影重重》的问世可以算是好莱坞动作片上一个阶段的开始,眼花缭乱拳拳到肉,到了动作戏码恨不得每秒都切一个画面出来;搞得一部电影的画面平均时长只有四秒,简直丧心病狂。这种拍法笔者一度觉得很像小时候看的《七龙珠》,不考虑连贯性,也不需要你看清每个镜头,duangduangduang的镜头衔接根本不打算让观众喘气,刺激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谍影重重》随之大火;2006年《007》系列重启,丹尼尔·克雷格的打斗正是这种质感;甚至在盖·里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中,也这样处理了拳击的戏码。

但这种风格看多了也没啥意思。只追求速度而不讲求画面连贯性、逻辑性,就仿佛开一辆300迈的美版野马,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爽,开久了绝对颠得人屁股疼。更别说后来《谍影重重5》还出了个3D版本……

从《疾速追杀》开始,拍法已经比那种一味求快好了很多。而《24小时:末路重生》把该片的拍法沿袭了下来,两部电影共同的制片人巴兹尔·伊万尼克显然发挥了作用。

应该说,《疾速追杀》及其续集《疾速特攻》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动作风格并不同于此前的任何一种好莱坞动作片。

无论是经典好莱坞时期你一拳我一拳的笨拙拳击,李小龙之后西格尔、尚格云顿的功夫风,抑或施瓦辛格、史泰龙的肌肉硬汉时代,还有迈克尔·贝等开启的动作特效大片,都致力于为观众提供某种奇观,而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动作。

而从《疾速追杀》到《24小时:末路重生》就不一样。抵近拍摄加上长镜头的组合极具连贯性地构成了所谓动线——即动作线索,每一个动作的衔接都自然而流畅,而且画面的时间感也更强。这样拍的效果居然会有欧洲电影的那种纪实感,会让你觉得:这个动作我也能做到!

当镜头跟着特拉维斯(伊桑·霍克饰演)边走边干掉三个雇佣兵,你能完整地看到他是怎么动刀、怎么开枪、从哪里走到了哪里,一切尽在掌握酣畅淋漓,这样的爽感真的高级得多!

在《疾速追杀》系列里,基努·里维斯的动作还有人吐槽看起来慢吞吞,尽管那种效果已经有了破屏而出的惊艳。可能和导演布莱恩·史莫兹是动作导演出身有关,《24小时:末路重生》的处理更加成熟,少了一些长镜头跟拍,多了一些戏剧化处理,这让伊桑·霍克动作的流畅程度和观赏度都非常到位,更给动作画面增添了歌剧般的节奏感,层次分明,一气呵成。

电影的高潮戏是特拉维斯杀入“红山”组织的大本营,那一场对打戏的稳健把握可以说是近年罕见的。特拉维斯在有限空间里搏杀,连贯的视觉带来的不单是感官刺激,更能带动你的大脑飞速地动起来,绝对是全身心的爽!

尤其是特拉维斯和喽啰们的打斗,混剪着“红山”大boss的稳如泰山,一动一静,既富于节奏变化,也让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刻——等待大boss拿出底牌。

就动作戏码来说,《24小时:末路重生》的处理堪称是近来看过的最好的一部。而这种风格在好莱坞能打开市场,绝对是个好消息,毕竟看多了那种碎片化的动作戏,还是这样的流畅感更让人舒服。

24小时:末路重生24 Hours To Live(2017)

又名:24小时生存 / 一日求生 / 只活24小时

上映日期:2018-01-26(中国大陆) / 2017-10-26(奥斯汀电影节)片长:93分钟

主演:伊桑·霍克 许晴 保罗·安德森 鲁特格尔·哈尔 利亚姆·坎宁 

导演:布莱恩·斯莫兹 编剧:扎克·迪恩 Zach Dean/吉姆·麦克莱恩 Jim McClain/罗恩 ·米塔 Ron Mita

24小时:末路重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