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后两个月才被发现,尽管尸体已成了一具骷髅。他的肉喂饱了蛆虫,蛆虫作了茧,再变成蝇。苍蝇在屋里到处乱飞,撞在纱窗上,留下黄色的油脂。
那是他身体里的油脂,他曾是这座房子的主人。如今蛆虫和苍蝇成了这里的主人,他反倒像只蛆虫般被清理了出去。
最终,房屋恢复了空荡和整洁。只有纱窗上的油脂,是他曾在这里活过的证据。
——这个画面,竟有些黑色幽默。人看起来一点也不比苍蝇和蛆虫高级。但是,人一定比苍蝇和蛆虫高级吗?他若是个原始人,本该在死后化为泥土,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是我们这个牛逼的物种,创造了牛逼的文明。站起来行走,用衣物蔽体,死后躺在棺材里接受人们的追悼……为此我们砍掉了森林,建起了高楼,远离了自然,最后死在冷冰冰的房屋里,显得特别狼狈。
每个人都要死,所以死不是问题;但孤独死作为社会问题,问题在于孤独?
那些孤独死的人,活着的时候就很孤独,死亡只是让这些孤独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孤独这个事情,其实是很主观的。拿最近在看的《nagi的新生活》举例,里面那个捡垃圾的独居老奶奶,在外人看来很悲惨。其实她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一边吃着自己做的巧克力棒,一边在家看《罗马假日》,好不快乐。事实上,她还是一笔遗产的继承人。
她孤独吗?好像除了我们自己,无法对别人是否孤独做出价值判断。有人活在人群中很孤独,也有人一个人活得很热闹。
所以,孤独是一种选择。主动选择孤独生活的人,一定也做好了孤独死的准备。但问题在于,死后那点事,谁来解决?
“孤独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后过多久才被发现。”这句话道出了孤独死的本质问题,是关于死后尸体谁来处理、如何处理的问题。
可是奇怪的是,一个原始人独自死在森林里,化作春泥更护花,那不是问题;一个现代人独自死在公寓里,就成了问题。那是因为,腐烂的尸体会给邻居带来了困扰。
按照日本人不爱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若是能预知自己的死亡时间,提前约好收拾的人,付给他钱,恐怕谁想孤独死都没人拦着。就像片中第二个孤独死的男子,此前他就孤独活了若干年,要不是因为苍蝇和恶臭,一墙之隔的邻居丝毫不会理他。
死亡总是突如其来,那么谁来收尸呢?
我们从小被告知,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努力摆脱原始本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努力摆脱低级趣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因自己是某国公民而骄傲,因为民族认同而自豪,因为职业理想而奋斗,我们甚至把家人放在这些东西后头——那是本该帮我们收尸,在那些现代化概念诞生之前最重要的关系。
片中说,日本的工薪族,上班时和公司、同事发生联系,退休后一下子变成一个人。他们不能适应从公司的“纵向社会”到社区的“横向社会”的转变,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去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和隐私,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孤独死的人也越来越多。
然而,是什么让他们变成那样的人呢?终归还是社会啊。社会曾鼓励他们劳动,奉献,年功序列,终身雇佣,使得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社会改变了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改变了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终归还是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社会的问题,社会得解决。但死亡,还是一件关于人的事情。如何算是有尊严地活?如何算是有尊严地死?
五年来生活在没有水电的房子里,把粪便装在喝完水的桶里,死后被蛆虫吃光了肉体……在他的身上,既看不到有用的社会属性,也看不到生命的自然属性。
生而为人,却无从选择。
整个片子最悲惨的画面,就是那张写着“管理员救救我”的纸条。这意味着他还没做好孤独死的准备,他还想挣扎的,只是他没有走出这一步。是来不及?还是做不到?
是不是不和社会发生关系,人就不配拥有姓名?
抛开一切身份,什么能填满人的一生?什么能陪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什么能让这一遭变得有那么点意义?



老年公寓清洁队Undercover Asia: Lonely Deaths(2017)

又名:孤独至死 / 孤独死

片长:45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伊藤詩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