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电影节上看了,相当好看。人物性格很饱满~

LARRY SILVETSTEIN给我印象很深,作为房产商一个商人。他来自Brooklyn一个清贫区域,小时候住的房子是6,7层,没有电梯,爬上去可以看到很好的view。他和父亲白手起家在房产界从无名小辈开始奋斗。很多年后拿下WTC七号建筑,再通过奋斗后在911发生前6周刚拿下了双塔99年的租约。事发后他失去了4名员工,同时承担了极大的经济打击,而保险公司认为两架飞机撞两座大楼是先后发生的一个事故,只能是35亿美金的赔偿,而重建至少需要70亿,最终争论很多年后拿到45亿。除去这部分,更多人和公司决定离开了纽约,更加重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他在事故后没多久提出要重建WTC,时间太短,激起了各方意见,911家庭认为在这片神圣地方不该再建任何建筑,有人认为应该要造纪念馆,有人认为一定要重造摩天大楼这对曼哈顿的天际线如此重要,还有来自各方的各种观点。最终在Larry和很多人坚持下,大家意识到重建不仅仅是建筑,是纪念,是重生,还是如何在这个大坑上自愈。他在整个重建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地推动项目的进行,甚至在篇末写着自由塔将可能在他85岁最终建成,就是这样一个老人确实整个片子里最激动的一位~

整个911的重建非常不顺利,首先听取来自各方和民众建议,其实最夸张的一个召集5000纽约普通人的讨论和投票会。这时候将介绍了一位叫ROSALEEN TALLON的人,她的消防员弟弟在911中牺牲,然后她成为了911家庭中的一个代表,在此后一直确保911重建者听到他们的声音,虽然他们一直被很多人视为是阻碍项目推进的力量,但他们一直在坚持。

然后汇总之后是整体设计方案招标,这中间又是一番恶斗,当时在最终中标的DANIEL LIEBSKIND的自由塔和另一个类似DNA双螺旋方案PK中,最终DANIEL的1776英尺的自由塔胜出。DANIEL来自波兰,小时候随着父亲来到纽约,和所有移民一样,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被天际线所折服,自由女神,双塔是他们心里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当时LARRY是不太相信DANIAL的,因为他只造过中型建筑,比如博物馆什么,从没设计过摩天大楼,这太不同了,甚至DANIEL把建造摩天大楼比喻成心脏手术,还说希望不是拿自己的心脏做实验,幸运的是LARRY找到了造过很多摩天大楼的才华横溢的DAVID CHILDS。

中标不意味着动工,首先清理过程持续很久,很困难,因为曼哈顿下城这块地方是由HUDSON RIVER冲击而成的,当初地基很深,现在再重挖技术难度很高,耗时耗力。同样由于涉及到和很多不同政府部门的联系,在和各个部门多轮沟通后,也在拉锯战中让政客们也借机作秀多次后,大家都以为可以开工时,突然警局和安全部门认为自由塔太靠近高速公路,可能会很危险,比如汽车炸弹什么的。所有人都受了严重打击,方案终于又是一番大改动。

于是片子巧妙地引用了很多当时的很多媒体报道,以及引用了两位媒体的人的话来说明了政府中有人只想留下政绩,不做快速决策的形象,更是用了CORNERSTONE以及碰到民众和媒体不满就开新闻发布会的嘲讽。最绝的还有他们嫌弃政客合影中出现了LARRY这么个商人的桥段。

纽约当时的市长BLOOMBURG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然而依然在卸任前没有看到遗址有任何动工迹象。终于在新任州长上台后立马撤换了PORTER AUTHORITY (WTC owner)的局长,在新局长CHRIS WARD的推动下,一切开始高速推进,于是新的承诺就是2011年911十周年纪念日可以可以看到重建的Memorial plaza(整个WTC重建项目中的非商业的纪念部分)。

然后要说到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MICHAEL ARAD,当时他还是一个事务所里的assistant architect,在看到比稿911 Memorial后,他就决定要参加。事实上,在911事发后三天他骑车去了曼哈顿下城,看到了在附近自发聚集的人们点着烛光追忆逝者时他就被深深感动了。然后介绍了他中标时的最初方案,其实是参观者可以慢慢往地下走,类似进地铁站的感觉,从效果图看非常美,和我这次去纽约看到的完全不同。原来是因为在听取911家庭的反馈后做了改动,是因为大家担心WTC在1993年,2001年两次受到恐怖袭击后会不会有第三次,不想有一个地下空间让人有瓮中捉鳖的感觉。于是MICHAEL忍痛修改了方案,他的比喻是想要改变一个自己的孩子那么痛苦。

然后片子最后是11年9/11前夕,ROSALEEN和家人做着参加十周年纪念的准备,MICHAEL很紧张地提前跑去现场。当然最后当看到10周年纪念礼上,当ROSALEEN在MICHAEL设计的水池边姓名碑上找到弟弟SEAN的名字时,以及更多911家庭成员在那里用纸“拓碑”亲人名字,把鲜花插在上面时,以及雨天带着雨露的名字时,都想到我1月刚去那里看到大雪后阴冷的曼哈顿下城Ground Zero经过一道道复杂安检然后来到水池边的震撼,还有在Memorial store当时看了一个几分钟小短片时一遍又一遍不愿走开的心情。

今年SIFF,没有什么时间,看了介绍后第一眼就是选中看这个,没有失望,很好的片子。这个重建项目是一个融合了经济,情感,政治多元因素的项目,看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但是采访的人物,片子的剪辑,既没有过度的煽情,也没有过度的利益,也没有太强烈的政治意味,在度上把握得不错,甚至还有些桥段很搞笑,配乐也很棒。当然所有人都希望这个重建项目是真正GOOD的,但这个项目背后的人的驱动力太不同了,美国尤其纽约过于自由开放的环境也造成了大家各方常常南辕北辙试力的情况,对于这种冲突,片子把握得很好,大赞。


不过SIFF每年观影总会碰到秩序不好,去年白兔糖的时候粉丝的尖叫还是真有些受不了。今天比较苦逼,我旁边那个妇女是有赠票还是怎样,坐进来后就一直嘎吱嘎吱狂吃爆米花,吃完坐在我旁边接了三个手机,居然还打了一个电话给别人。其中有一通电话中,她说:我看电影呢,不太好看,叙事性很差,采访人什么的,一点也不好看。摔!!!

不得不说,除了尊重电影人之外,这个片子真的是值得做到字幕表放完再走的,纪录片活生生的一个个人,又是一群让我震撼的真实人物出演的。

重建世贸中心16 Acres(2012)

上映日期:2012-11-16(美国)片长:95分钟

主演:迈克·布隆伯格 

导演:理查德·汉金 

重建世贸中心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