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第五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http://www.yunfest.org/default-cn.html
影展播报
http://www.yunfest.org/yunfest2011/newsletter/1.pdf

网上流传有一张“台湾孩子眼中的世界地图”,美利坚合众国被歪歪斜斜地写上“邪恶帝国”几个大字,西海岸被标示“偷渡客”,东北角纽约那片写着“有王建民”。由于体育文化的差异,王建民这个名字在内地或许是陌生的。这么说吧,换成“中国大陆孩子眼中的世界地图”,这几个字将成为“有姚明”。王建民,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纽约洋基队的投手,台湾最被追捧的球星。

在有着广泛群众棒球基础的台湾,体格健壮的孩子们都有着一个个“王建民梦”。鉴于运动天赋、成才道路和商业市场,注定很难有再有哪怕一两个少年成长为王建民,这部叫做《野球孩子》的纪录片,甚至就是片中大部分热爱挥棍、跑垒、安打的孩子这一生在球场上最被彻底凝视的惟一一次。电影制作团队是如此专业,以至于在事关主角富源国小的小学联赛中,动用了拍摄球赛现场规格的众多机位——球场上专注的选手、替补席上渴望证明自己的孩子、紧张的教练、焦虑的家长、凝滞的对手……

悲观点想,除非孩子们有幸在长大后在“国内联赛”成为职业球手,否则实在再难得到这番多镜头深情地抚慰。

抢16阶段,孩子们艰难拿下花莲一校。在16进8阶段,则碰上了旗鼓相当的王建民母校——台南崇学。从2:0领先到最后被扳平反超,没能连续击出安打的李启文沮丧无比,教练的安慰声也更意味着孩子少棒生涯的结束。国少联赛的每支小学队伍,都是五六年级学生,其中的绝大部分孩子,又处于即将毕业的六年级。

纪录片以孩子们的生理卫生课开头,从害羞到故作大胆的叫出那些生殖器,可谓是一个聪明而吸引人的手段。黄昏阳光、郊外旷野,又为才起步就划上一个分号的童年时光带出舒爽的色彩;迫在眉睫的赛事,在场上的集训和场下的文化功课的平稳剪辑中,被赋予了一番告别宴会的寓意。

各地区的童年大抵相似。内地的体育尖子生在“新萌杯”、“贝贝杯”结束归来后,赢了的忙着做报告,输了的忙着写毕业纪念册;富源国小的孩子输球后的沮丧写在脸上,却也如童年伙伴的翻脸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回到家乡,又忙着给女生吹嘘神勇,在河边抛掷石块。而渴望表现一种生命激情的导演,从不忘了在适时的段落来段舒服的音乐,憧憬胜利时、艰苦训练时、失败气馁时、毕业告白时。

教练是片中另一个主角,他热爱工作,一直梦想能带孩子们打出世界少棒冠军,实现梦想,或许得去王建民在的美国深造吧。

“童年流水 潺潺若止 湍急如梦 带走浮萍落叶 不带走水底沉甸甸的小石”,接近片尾时,这行诗意的字幕浮现而出。

新的一批学生来了,那个严肃到让孩子不敢跟他亲密拍照的教练,开上车绕着这块熟悉的小地方一家一家接送,太阳照常升起,孩子们谁都继续着王建民梦。离去的孩子到国中继续挥棒,教练则去美国攻读了运动教育博士,走之前的那批孩子为他得来个亚军。

野球孩子(2009)

又名:Baseball Boys

上映日期:2009-08-14(中国台湾)片长:86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沈可尚 廖敬尧 

野球孩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