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打算看这部电影,是为了袁泉的。可看着看着,就不在乎最开始为了什么,为了谁了。
讲冼星海的电影,可能很容易被认为是“又红又专的主旋律”,可它真的不是。这部电影,关乎人性,关乎艺术,关乎人类的大爱。
简单概括感受:没有音乐(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爱国的人生是多余的。
作品主要集中的是冼星海人生后段化名黄训流落他乡的时期,延安时期都是以回忆带过。
首先,依然是说演员:
胡军真的完美超出我的预期,那样内敛的处理方式。有时,暗流涌动真的比惊涛骇浪更有力量。袁泉老师依然发挥稳定,含蓄而充满感情,没有用嚎啕大哭哭天抢地等等乱七八糟的表达悲伤,只是隐忍,那一个隐忍的眼神和微微发抖的声音就足够让人心里一疼了。她永远是我爱的公主啊!。所有的小演员,全是天然去雕饰的灵气逼人。
其次,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
一、从莫斯科到阿拉木图的车站,空袭突至。车上那个和冼星海相谈甚欢的小男孩下车去接水。小演员选的真好!那样天真的眼神和干净的笑容。然后——没有然后了,炸弹就在他身后爆炸了。另一边是黄训呆呆地站着。那样直白明确的冲击。
二、穿红衣的卡丽亚,在人群里穿梭着找爸爸。那个感觉,像极了《辛德勒的名单》的红衣女孩。他在哈萨克斯坦等爸爸,妮娜,在中国等爸爸。
三、黄训教卡丽亚用筷子,教她唱中国的歌,卡丽亚的歌声和另一边小妮娜的歌声和在一起。简直不能再催泪。
四、远在延安的韵玲,还在帮丈夫手绘五线谱。之前,冼星海的五线谱都是韵玲绘制的。现在,黄训走了,可韵玲还在画,攒了那么厚那么厚一沓,谁来用呢?
五、所有有关音乐的画面:战争时期的乐团,去警察局说情的乐团伙伴,灯光下创作的黄训,还有他人生最后的音乐会。当《黄河大合唱》响起的时候,当延安与哈萨克斯坦的乐声缠绕交错的时候,哪个人不会流泪呢?
六、边境线上的夕阳和大雪。就在中哈边境的那座城,就隔着那么一条铁丝网,祖国尽在眼前,却又那么可望不可即。那个画面,残阳如血,冼星海面朝祖国站着,警卫全在他身后:骑着马的,端着枪的……他就那么站着,夕阳的光把所有人都化成了剪影,他的影子,在那么多人前面,那么孤独而苍凉。离开边境小城的早上,漫天大雪。他跪在边境线前,伸手穿过铁丝网,抓了一把中国的土地上的雪。连守卫都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他过去呢?”记得于右任老先生的那首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之大陆;
大陆之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再次,一点想说的。开头一段哈萨克的征兵情节,一个音乐家被免除了兵役,因为“那不是艺术家该去的地方,战争总会结束,培养一个艺术家不容易。”另一边,乐团的大家,四个人分一块面包。我相信艺术家都是可以忍受贫穷与饥饿的,因为在他们心里,玫瑰花总是比面包更重要。但,艺术确应该纯粹,可艺术家不应该贫穷!他们应当被珍惜。真正的艺术家不管在何处,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尤其是——他是真正属于人民的艺术家。黄训算是个流亡艺术家了。可他在哈萨克斯坦同样没有停止创作,他把曾经带给中国的力量,同样给了哈萨克。
小卡丽亚发出过疑问:为什么大人要打仗呢?对呀,为什么呢?世界依然有战争,但,依然有会在废墟上拉琴的艺术家。
最后,结构上,电影以九零年妮娜赴哈国展开,最后收尾呼应,中间倒叙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再插叙延安时期的故事,看起来还不错,但驾驭起来其实不容易,电影情节是真的有点零碎松散。打个比方,就像一条珍珠项链,确实很漂亮,但串珠子的绳子岌岌可危,好像一扯就会全散掉。这算是一点美中不足吧。
单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真的,几乎从头哭到尾。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唱那首《保卫黄河》吧!歌声响起,在延安,在哈萨克,在过去,在现在。那个创作出这样的歌曲的人,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不论在最后身在何方,他都会魂归故土——
进屋人来满屋人静,
夜无声家人深沉沉,
我母亲床上睡着,
怎知道我的归魂!

音乐家(2019)

又名:The Composer

上映日期:2019-05-17(中国大陆) / 2019-04-13(北京国际电影节)片长:104分钟

主演:胡军 袁泉 别里克·艾特占诺夫 阿鲁赞·加佐别可娃 剧雪 

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 编剧:张遂遂 Suisui Zhang/哈依夏·塔巴热克 Hajxia Tabazhek

音乐家的影评